走近泛系(1)


——治学和写作的形而泛学

李小霞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武昌,430074

 

关键词:泛系方法论  科学史  治学  写作  系统设计

  :泛系理论是一种多层网络型的跨学科研究,是一种新的系统论和方法论,她希望把数理科学、系统科学、哲理·辩证法·方法论、诗化或者美学直觉这四种思维模式结合起来,把东方思想与西方学术结合起来,把形而上和形而下动态地结合起来,侧重科学理性和元科学化而宏微兼顾,并且努力发展多种新型的探索。文章介绍作者如何实践同步再现法走近泛系,同时用亲身体验讲述了泛系方法论的许多实用的理法和有关的独家旧闻:784e(泛七要·运八筹è联四维·系百科),泛系结合法,五转法,动网悟道,广义系统大串联,哲理数理技理三兼顾,泛系相对论,多种治学和论文写作的方法,等等。

[中图分类号]N941.6  

 

   李政道成才绝招:同步再现法



星座变成了诗歌,诗歌又变成秋天万里的蓝彩,那是一种哲理的传悟,还是心中隐秘的言语? 也许是春潮拍岸的回忆,回忆两位小仙友用意念击落星星无数,而星星要求回答回答,多少矛盾方程啊多少解数!

——《泛系:万悖痴梦·一种哲与诗的爱》

 

我是通过学习治学和写作按同步再现法走近泛系的。而这两个方面在泛系方法论来看又有那么多的分合转代,离离即即。

我从大学读书起多年来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什么是做学问以及如何做学问?

李永礼教授在他《我与泛系的缘分》文章中提到泛系相对论广义的主客相对关系和泛系方法论中特有的简化强化理法:人可以把思维过程存储起来,或者在内存中(我们的大脑),或者到外存中,比如纸张,计算机等,然后可以用另一个思维来研究它。

我的一点点浅薄的泛系知识,与其说是从书本上学的,倒不如说是直接向李永礼教授和吴学谋教授学的。

李政道教授在《物理的挑战》中,针对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创新的科学人才,需要好的导师,需要很密切的老师跟学生共同研究的过程。”

泛系方法论把对理法的创新或者创作探索过程的复述重证再发现叫做再现法。而把李政道教授强调的人才培养法叫做实时强化再现法或者同步再现法。我自己幸而有缘实修了这种实时强化再现法。

我于19989月到20007月在兰州大学向李老师学习泛系,20009月至今在武汉向吴老师学习泛系,所以我有比较多的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两位老师是怎样用泛系进行科学研究的。这些观察和思考存在于我的记忆中。现在我翻阅着它们,发现我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领悟到了一些做学问的方法。我想我是在与泛系的供求索交中,慢慢走近泛系了。

我在兰州大学向李永礼老师学习泛系之前,曾经听他讲过《数理逻辑》课程。李老师授课自始至终都在思考数理逻辑在研究什么问题,而我则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课本上讲述的几个逻辑系统的学习,甚至于课本上讲述的每一个定理的证明都细细地看过,这门课程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了李老师,他告诉我数理逻辑中讲述的几个逻辑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系统的充分性和完备性:逻辑系统推出是真的论断,在现实世界中也要是真的,现实世界中是真的论断,逻辑系统要能推出是真的。即逻辑系统推出论断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在现实世界中是真的。再后来的一天(这门课程已经结束一个多学期了),我来到李老师的办公室。他问我现在忙什么?我说我想弄明白问题1,思维过程中发现问题2不明白,就去思考问题2,思考问题2的过程中,又发现问题3不明白……。

李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弄明白这些问题,我回答我想把握住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关键理法。他又问我到目前为止,数理逻辑课程我还记得些什么。我想了一会,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告诉我的数理逻辑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它的已经模糊了。李老师告诉我,我的学习方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我把握不住泛系结合法中宏微结合的原则,奢望只靠不断深入事物细节中去寻找事物的本质,而本质只有在宏观微观反复结合的层次上才能够看清楚,进一步的求索则要用上泛系结合法中其它多方面动态互补的反复结合(D(n)D*(n)D(n+1)):宏观微观再宏观,整体局部再整体,综合分析再综合,功能结构再功能,外展内析再外展,具体抽象再具体,绝对相对再绝对,认识实践再认识,观测控制再观测,后果前因再后果,缩影扩形再缩影,定性定量再定性,感性理性再感性,简化细化再简化,思辨实证建模再思辨,哲理数理技理再哲理,显生显克再显生,历史逻辑再历史,横贯纵深再横贯,集中分散再集中,求同辨异再求同,异同泛序再异同,背景对象再背景,人理物理再人理等等所谓24再的反复结合。

李永礼老师说,进一步则有所谓“百再结合”,而对于权谋运筹就有所谓多变巧取、三结合泛导、十结合泛导等等模式。在做学问,进行科技创新时,有时候还要结合泛系方法论其它的理法,例如七要八筹方法,五互八悟多层析方法,多源五转巧剪辑方法,等等。

事实上一门课程学过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留下的只是那些宏不宏、微不微模模糊糊的认识,所以我这样学下去,结果只能是精力疲惫不堪而没有很大的收获。我很困惑,经过一番思考后我确信我的知识结构中缺少方法,这个缺陷导致了我的缘木求鱼,事倍功半,于是我决定向李老师学习方法。就这样,在他的指引下,我开始走进泛系的殿堂。

现在再来看这段往事,明白自己当时的困惑是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困惑。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要学些什么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进入到我的明意识中。我一直在学校做学生,在潜意识中把考试得高分当成了学习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一些学习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细微的知识点,弄清楚别人在讲写什么,目的是老师考它的时候能够答出来。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让我耳目一新,潜意识中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产生了怀疑。他一开始就宣布课本他只是翻了一下,然后他就用泛系方法(通过快鸟瞰,深显微宏微结合地抓它的精缩影)和我们一起学习。他也要解决问题,可是没有我要解决的问题那么琐细,为了解决他的问题,他有时候也要去注意细微的地方,但是他并不总是停留在微观上。对于那些公共课,基础课,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是行之有效的,这些方法把事物的精缩影留在大脑中,是对事物本身的简化强化。虽然当时我学习的目的已经由考试变成了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从多种层次上用泛系结合法去理解事物,至少是要宏观微观反复结合。这就意味着在学习一门新知识的时候,应该侧重解决一些宏观上的问题,等到了需要某门知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的时候,才需要细细地学习其中的具体知识,等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从宏观上了解事物,实际上是对它的特有的简化强化,经过这种简化强化之后,就容易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宏观的联系。李老师教我们学习数理逻辑的一些泛系方法,包括“快鸟瞰,深显微,精缩影,优扩形,巧模拟”(五转法)以及“五互八悟多层析”中的“多层析方法”等等,都是可以用来从宏观上而宏微结合地把握住事物的方法。我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数理逻辑,觉得比当时清楚多了,原因在于我弄明白了一些宏观上本质性的或者战略性的问题,宏观上本质性的或者战略性的问题的解决使得中观微观上的问题的解决变得容易;而一些微观层次上的问题的解决,又使得我对一些宏观层次上的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而这也是宏微结合的缘窍。虽然当时我学习的目的已经由考试变成了创新,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也没有意识到我的角色的转变——从学生转变成一个做学问的人。这些问题在我离开兰州后,到武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时候,就更加变得明朗起来。

 

走近泛系(2)

网页编辑:张学文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