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实质新探─免疫调节网络假说(1)



周东浩
zdh759@yahoo.com.cn
 
(2003,4公布于潜科学网站


〔摘要〕:从现代免疫解剖和生理进展与祖国医学针灸经络学说比较研究及经络中医经典理论渊源等几方面分析推测认为:经络实质是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循行通路,是免疫系统信息调节传输渠道,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灸即是以无毒、无感染力的毫针刺激调控免疫系统并进而恢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协调平衡的治疗方法。针灸可能是通过有丝分裂原途径激活免疫的,细胞因子则是针灸效应的中介物质。


   ===================


过去的许多研究表明:经络是确实的客观实在,这一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了寻找经络的物质基础,人们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但至今也没有形成明确妥善的结论。经络似乎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等结构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以上任何一种。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在前人经络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免疫学理论进展,笔者认为:经络实质是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循行通路,是免疫调节的网络。而针灸即是通过调控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协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平衡,从而使机体恢复有序稳定的治疗方法。兹不揣浅陋,论述于下。

1 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的解剖学依据   

依据现代免疫学理论⑴,免疫系统主要包括胸腺、骨髓、脾脏、扁桃体、淋巴结及弥散淋巴组织等。但是由于免疫细胞的主要代表淋巴细胞的特殊循行方式及免疫过程的特殊复杂性,免疫反应的完成并不是只局限于免疫器官内,如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循行途径是血流-组织-淋巴-血流,回环往复,周流不休;而抗原提呈细胞中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除了存在于骨髓、淋巴结和血液中,还存在于结缔组织、肝、肺、皮肤、关节等处;此外,血液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以及肥大细胞皆已证明具有免疫功能。可见,免疫反应的过程涉及血液、淋巴及皮肤、关节等机体各种组织中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分工协作,同时现代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功能还要受神经、内分泌的复杂调节和影响。因此,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路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血管、淋巴管、神经或皮肤、结缔组织等任何单独一种结构,而是和以上各种组织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种情况与现代研究对经络的认识十分相似,经络是否就是指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路径呢?

同时,这种循行路径又是固定的,淋巴细胞回巢机制参与循行的维持,而血管和淋巴管在免疫循环中的地位无疑最为重要。关于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已为人熟知,本文不再重复,现代研究还提供了很多经络与淋巴管对照关系的证据⑵。例如日本的滕田六郎等进行下肢淋巴管与血管的X线造影观察,发现造影剂在淋巴管与静脉管腔中所走行的部位与下肢用碘酒所划的肝、胆、肾、脾等的经络路线十分接近。其后他进一步发现经络主线常是由动脉,静脉,淋巴管以及神经干等四种组织中的三条管或由包围着神经干的结缔组织所组成。龚氏等通过X线显微照相技术观察电泳显穴法,发现大部分经脉是在淋巴管引流丛处,或淋巴束上。“十二经之海”冲脉的分布区正是全身绝大部分淋巴管的汇集之处,“阳脉之海”督脉、“阴脉之海”任脉和另一奇经带脉亦与淋巴收集丛有关。一些经脉如肺经、心经、胃经、脾经、膀胱经几乎与分布在该处或深或浅的淋巴管完全一致。而后龚氏对经脉与淋巴管关系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通过注入少量碳素墨水到少商所显示的淋巴管线路与肺经的主干相一致,二间至商阳所显示的淋巴管线路与肺经的支脉相一致。如果用绘图墨水注入三条阴经的近趾端穴位,可以看到所显示的淋巴管循下肢阴经而走到三阴交穴处有交会或靠拢。另外,十二经循行起于胸中,回注胸中,而淋巴循环的中枢胸腺及胸导管等恰恰位于胸骨后,难道所有这些都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吗?

2   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的免疫生理学基础 

现代免疫学认为⑴,免疫过程的生理实质是免疫应答。所谓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或失去活性潜能,并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经典的免疫应答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感应阶段,此阶段包括抗原在体内的分布、定位,辅佐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加工和提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三个过程,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的激活,然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阶段,第三阶段是效应阶段,主要表现激活的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抗体和细胞因子等)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在这三个阶段中,感应阶段对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重要。毫针对于人体来说当然是异体物质,针刺除了造成少许的细胞损伤外,与针刺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毫针这个异体物质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而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清除异物,由此我们推想,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是否与免疫有关呢?许多研究证明了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如黄坤厚等⑶观察发现电针能使正常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明显增加,T细胞内酯酶活性加强;周才-等⑷则研究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明显增强小白鼠单核吞噬细胞活性,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是针灸先调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再进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然而针灸直接刺激神经纤维的理论并不能满意地解释临床现象,究竟是针灸先调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然后再作用于免疫系统还是先激活了免疫系统再进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呢?针灸学常识告诉我们,针灸祛病往往不是毫针刚刚刺入人体即发挥作用,而是要辅以一定的手法,拈转提插,若出现医师针下沉紧的感觉,患者酸、麻、重、胀、疼痛等针刺感应,中医则称之为“得气”。“气速至则速效,气迟至则不治”。针灸得气与神经内分泌反应不很相同,而与免疫应答的感应活化过程十分相似,针灸得气是否就是机体免疫系统激活的朴素描述呢?针灸又是通过何种机制激活免疫系统的呢?现代免疫学认为,所有的抗原均为有机物。毫针是无机物,所以毫针不可能是抗原。难道是针刺或行针时所损伤的组织细胞成为激活免疫应答的抗原?!仔细考察现代免疫学理论,我们发现激活免疫应答的物质除特异性抗原外,还有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后者又称丝裂原。抗原刺激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这种活化具高度特异性,一种特定的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而有丝分裂原是非特异的多克隆激活剂,能使某一群淋巴细胞的所有克隆都被激活。T、B细胞表面均表达多种丝裂原受体。在体外实验中丝裂原可以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表现为体积增大,胞浆增多,DNA合成增加,出现有丝分裂等变化。以下的实验结果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例如研究发现(5)经穴部位具有含P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毛细淋巴管紧密并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Jonsson等用在犬后肢外侧中间部淋巴管插入导管导出淋巴液的方法,观察到伤害性热刺激犬后肢足部数秒钟后淋巴液中P物质含量急剧增加,这项研究表明伤害性热刺激在热伤害部位刺激神经末梢分泌P物质,并通过某种机制使P物质被淋巴管选择吸收,而现代免疫学认为:P物质是T细胞的有丝分裂原,能直接刺激T细胞的活化增殖,也就是说,神经肽P物质在针刺过程中很可能充当了免疫启动者的角色,针灸是否是通过有丝分裂原途径激活免疫应答,笔者认为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现代免疫学研究还发现⑹,免疫调节除免疫系统内各种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相互促进和抑制的免疫自稳调节外,还需要接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复杂调控,同时,免疫系统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施加调节性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无一不受这个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免疫激活后除了系统内部自我调整外,尚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作用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一种是长路的,即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结合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循血管、淋巴管系统作用到远距离的神经、内分泌结构,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再通过协调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和分泌外周神经递质、神经肽而调控外周的免疫系统;另一种是短路的,即组织和器官内,免疫器官和组织所产生的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在局部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相互作用,这是否就是针灸近治和远治作用的科学基础呢?另外,现代免疫学理论还证明,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具有明显时间节律性,这又与祖国医学流传已久的子午流注针法暗暗相合。所有这些现象不能不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象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的信息通路,血液循环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传输渠道一样,经络就是免疫系统的调节网络。(经络在免疫激活状态可能以循经感传的方式表现于外,在免疫未活化状态,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照样在经络系统中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上述三种途径各成一体,如环无端,却又常常是紧密相伴而行,其间有交叉,有融合。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由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协调三者关系,从而共同形成井然有序,无处不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而针灸即是以无毒,无感染力的毫针刺激调控免疫系统并进而恢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协调平衡的治疗方法。针灸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原途径激活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则是针灸效应的中介物质。

3       经络—免疫调节网络假说的中医经典理论渊源

 
经络学说的系统形成始于《内经》,有学者(7)根据《内经》有关经络的记载分析认为:经络循行路线可概括为“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血”、“
行于脉内”的营血循行和“外可度之”、“刺可出气”、“行于脉外”的卫气循行两大体系,《内经》营卫学说是经络学说的基础。与现代医学对比分析,营血循行体系当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范畴,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问题是卫气循行体系是否就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呢?我认为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首先,望文而生义,卫者,防御、防卫之意,卫气应该是人体主管防御的物质系统,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系统,而不应该是神经系统。其次,从来源及分布上,《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可见,卫气来源于水谷精微,
行于脉外,分布于四肢肌肉皮肤之间及脏腑诸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我们知道与血管紧密相伴而行,位于血管之外的结构除了神经纤维外,还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管系统。现代医学证明,
四肢肌肉皮肤及脏腑诸窍中多有毛细淋巴管分布,这对于组织液的回流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推想,所谓卫气是否主要是指的淋巴的功能呢?对于上文所述营卫”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张志聪(8)曾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内经》“论营卫之生始离合,计五篇有奇。《五十营》篇论营气之行于脉中,《卫气行》篇论卫气行于脉外,《营气》篇论营血之营于六脏六腑十二经脉,此篇(注:此篇指《营卫生会》)论营卫之生各有所从来,各从其道而复合于皮肤肌腠之间,营卫相将,偕行出入,《卫气》篇论脉内之血气,从气街而出于肤表,故与卫气相合而偕行。夫脉内之血气顺行,则脉外之气血逆转,此阴阳离合外内逆顺之常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碍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义蒙昧久矣。”。这种营气顺行、卫气逆行、营卫交会于皮肤肌腠之间的营卫循环与现代医学关于淋巴细胞淋巴管—血管—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与淋巴管交会于皮肤肌腠之间的组织间隙的循行方式是何其相似!再者,如《灵枢·痈疽》篇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而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只要稍稍与现代医学知识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医所谓营卫失常多是指的免疫紊乱的表现,而无法简单的用神经功能失常解释。综上所述,我认为营卫循环实质是指免疫细胞在淋巴管—血管—组织间隙—淋巴管的循环,即现代医学所谓的淋巴细胞再循环,而经络则是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网络,是免疫系统调节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途径。请问,如果用神经纤维的作用解释营卫理论,又怎么能够自圆其说呢?
  
此外,关于针灸的治疗机制《内经》认为是通过调节营卫的功能实现的,《内经·卫气行》篇就明确指出:针刺时机的选择必须以卫气的盛衰为依据,“病在三阳,必候其气在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并反复强调这一点:“谨候其时,病可与期”;“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再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何去之”,也就是说,针灸砭石刺激穴位所以能治疗疾病
是通过调整卫气功能实现的,因为穴位就是卫气所停留灌注之处。另外,《内经》论述针刺机理时多以血代营、以气代卫,略营卫二字而不显,或者以经气概括营卫二气,使后人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其实《难经·三十二难》已一语道破天机:“血为荣,气为卫”,荣卫言其用,血气言其质,阴阳言其性,异名而同类,读经久者自知耳,何重气血而轻营卫,使营卫学说这一瑰宝蒙受不白之冤,这实在是千古憾事!(中医理论的混乱,罪不在《内经》,实在于今人!!!!)《难经》在解释《内经》“迎随补泻”时又进一步阐述了针灸是通过调节营卫功能发挥作用的观点,如《难经·七十二难》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难经·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何若愚在《流注指要赋》中也说:“疾居荣卫,妙用者针”,可见,针灸是通过调节营(营养)卫(防御免疫)功能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目的的,此点古贤早已述之甚详,不知为何,现代医家反而多对此避而不谈,这真是令人感到十分奇怪的啊。

4   论细胞因子是针灸效应的中介物质(1)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或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具体包括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等。80年代以来,由于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迅猛发展,关于细胞因子的研究也如火如荼,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综合目前细胞因子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①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正常的静息或休止状态的免疫细胞如未经过激活一般不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感染、炎症、抗原、丝裂原等多种因素均可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②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种自我调控相当敏感和严格的短暂过程,其合成无前体状态的贮存,由新的基因转录而激发,这种转录的激活作用十分短暂,刺激停止后,合成即停止,并迅速被降解,一般极少储存。③细胞因子主要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形式在局部发挥生物学效应,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因子也可通过内分泌的途径到达远处细胞从而发挥整体调节作用。④细胞因子主要介导和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免疫系统,而是人体的重要调节因子,广泛参与人体各种生理病理过程。⑤除上述特点外,细胞因子还具有高效性、双向性、网络性等作用特点。研究发现:通常极小量的细胞因子即能激发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许多细胞因子适量时增强免疫效应,超量时则抑制免疫,作用具双向性,此外各种细胞因子彼此之间常可相互诱生,各种细胞因子彼此之间的生物活性以及受体表达可以相互影响,因此种类繁多的细胞因子共同组成了复杂广泛的细胞因子网络,其作用常常表现为网络的整体效应,而不只是某一种细胞因子的单独作用,也就是说,同一种细胞因子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网络环境中的表达方式和具体作用常常是不同的。以上所述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与针灸所谓“得气”、针刺的时效性、针灸的近治和远治作用、针灸适应症的广泛性(尤其对调节免疫和炎症过程效果明显)、临床高效性、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经络联系的网络性等特点是非常相似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因子中的重要一族叫做趋化因子,可以趋化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某些T细胞等免疫细胞直达病所,以更好的发挥防御免疫作用,这又可以解释针刺感应趋向病所的临床事实,由此我们推想,细胞因子是否就是针灸效应的中介物质呢?目前关于针灸对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报告并不多,已经发表的研究(5)也大多集中在白细胞介素-2上,例如唐照亮等(1996)研究发现给佐剂性关节炎鼠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刀豆素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降低白细胞介素-1的含量,从而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机体的抗炎免疫能力,而赵续民等则观察到电针对刀豆素A刺激的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的增强效应可以被纳洛酮所阻断。以上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针灸对细胞因子具有确实的影响。

5    针刺镇痛与免疫

关于针刺镇痛的机理是当今针灸研究的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是在神经说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纵观疼痛的认识史,从特异痛觉神经末梢学说到型式学说再到最新的闸门控制学说,疼痛的认识似乎随着研究的深入离神经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某种意义上说,疼痛的最终形成当然和神经乃至大脑有密切的关系,然而疼痛闸门的开启又怎么用神经的功能解释呢?即使是经过Melzack和Wall修改发展的闸门控制学说,也仍然有许多临床和实验事实得不到明确的解释,疼痛的深层次作用机制依然是个没有破解的谜。笔者认为:从疼痛的起始机制上说,是免疫(由于炎症反应是人体典型的抗损伤过程,因此炎症也应该属于免疫的范畴)充当了启闭疼痛闸门的神秘之手的角色。例如现在公认的疼痛介质前列腺素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缓激肽是由血液中激肽系统激活产生的,两者皆是典型的炎性介质;而主要的抗痛介质内啡肽除了脑垂体分泌外也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因此免疫紊乱才是疼痛的原因,实际上疼痛往往是致痛系统与抗痛系统平衡失调的结果。再联系现在论述的针刺镇痛机制,同样不能单纯拘泥于疼痛的神经说,过去在神经说指导下的针刺镇痛研究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个事实从某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一点。笔者在此引证一些资料说明针刺镇痛与免疫的关系。虽然至今为止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机理与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的调节和参与有关,尤其与脑啡肽的分泌和调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现代针刺镇痛研究并没有提供多少针刺镇痛与免疫关系的资料,倒是现代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证据(9)。例如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体外与正常垂体细胞及垂体瘤细胞株AtT-20共育,均可促进阿片肽的基因表达,放射免疫分析亦发现IL-1可以增强CRF和NE等诱导的AtT-20细胞分泌β-内啡肽,进一步研究显示,IL-1引起的β-内啡肽释放是通过诱导早期原癌基因Fos及Jun表达所介导的,因为只有在培养物中同时加入Fos及Jun的反义RNA,才能阻断IL-1诱导的β-内啡肽释放;研究还发现IL-2脑室给药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提高幅度与剂量成正比,这个作用能被IL-2单抗完全阻断,表明IL-2有中枢镇痛作用,纳洛酮可以拮抗IL-2的镇痛作用和大部分其他中枢作用,IL-2又可以竞争性抑制阿片样物质对鼠脑阿片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提示IL-2的中枢作用与结合阿片受体有关。此外有资料证明:干扰素-α(IFN-α)含有ACTH和内啡肽活性片断,具有阿片肽的生物活性,如将IFN-α注入小鼠脑室,可以产生镇痛、活动减少、以及木僵等与脑室注射β-内啡肽相类似的效应,而且IFN-α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纳洛酮逆转,因此认为IFN-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由阿片受体介导的;另外
IL-1α和TNF-α能调节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合成脑啡肽,TNF-α还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脑啡肽原mRNA,这些资料充分证明了免疫因子和内啡肽的释放调节具有密切的关系,针刺镇痛是否就是通过调节免疫发挥作用的呢?

6  循经感传与免疫

循经感传是重要的经络现象之一,循经感传路线和感传速度与神经纤维相比差异较大,不能以神经观点解释,本文试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论述循经感传与免疫的关系。现代研究证明,循经感传具有可阻滞性、双向性、趋病性等特点。感传的趋病性可以比较容易的由免疫理论解释,因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趋病性的特点,这是免疫学的常识。至于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酸、麻、胀、痒、水流感、蚁行感、虫样蠕动感等各种循经感觉,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我们可以联想许多免疫紊乱疾病,例如过敏反应多出现痒感,风湿性关节炎多出现酸麻胀等类似循经感传的感觉,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呢?如果感传延伸的前方有手术切口、疤痕、肿瘤、脓肿等时感传被阻断,称作感传的可阻滞性,其实仔细分析这些原因无一不存在免疫异常。另外循经出现的皮丘带、湿疹样线、线状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等经络现象,则多是免疫反应的皮肤表现,现代医学治疗类似的皮肤病时也多是从调节免疫入手的。当然这些解释只是理论到理论的推测,另一方面现代实验研究(5)还发现:经穴部位具有含P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毛细淋巴管紧密并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Jonsson等用在犬后肢外侧中间部淋巴管插入导管导出淋巴液的方法,观察到伤害性热刺激犬后肢足部数秒钟后淋巴液中P物质含量急剧增加,这项研究表明伤害性热刺激在热伤害部位刺激神经末梢引起P物质的分泌,并通过某种机制使P物质被淋巴管选择吸收。大保久研究发现P物质可增加淋巴管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胡翔龙等研究则表明循经感传速度与平滑肌传导速度相近,提示循经感传现象可能与淋巴管平滑肌的收缩传导有关。也就是说,循经感传可能是针刺引起神经末梢P物质分泌增加,使淋巴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增强,感觉神经的敏感性升高,从而引起大脑皮层体感区与淋巴管走行相应的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7  针灸条件反射的免疫学解释(10)


许多实验事实证明针灸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这是经络神经说的重要论据,殊不知条件反射并不是神经系统的专利,早在70年代,俄国学者就已经发现针对免疫应答可以建立起经典式条件反射,具体方法是以免疫抑制药物环磷酰胺为非条件性刺激,以饲饮糖精水的味觉刺激作为条件刺激,同时给大鼠上述两种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后(3日),在单独给与饲饮糖精水,即可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这表明T细胞依赖性抗体(抗SRBC)合成减少,而对照组均无此反应,说明已建立起能改变免疫应答的行为式条件反射。以后的研究表明,同样可以建立起对细胞免疫的条件反射,并可用于延长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小鼠的寿命。另外,条件反射也可导致免疫增强效应,如提高NK细胞活性等。关于免疫性条件反射的发生机理,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一种是脑内关联性学习模式学说,另一种是免疫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学习模式学说,兹不赘述。

8  经络学说与独特型网络学说的比较研究(1)

1974年,Jerne在Burnet的细胞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免疫网络学说,以阐明免疫系统内部对免疫应答的自我调节。该学说的要点是:免疫系统内部任何抗体分子或淋巴细胞(T、B细胞)的抗原受体上都存在着独特型(Id)抗原决定簇,它能被体内另一些淋巴细胞所识别并产生抗独特型抗体(AId)。Id不同于一般的抗原,它具有自身免疫原性,当外来抗原刺激而发生反应时,Id决定簇数量增加,刺激产生抗Id抗体(Aid),进而又刺激产生抗-抗Id抗体。这种由Id-
AId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通过Id和
AId相互识别、相互刺激和制约,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这种学说又称独特型网络学说。可能有人要问:独特型网络学说也是关于免疫网络的学说,但和中国古代的经络学说是如此不同,这又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独特型网络学说主要是说明了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机制,而经络学说则是关于免疫调节网络的整体层次的阐述;独特型网络学说是纵的深入,经络学说则是横的展开。两者必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实现新的统一。


9 关于针灸效应必须依赖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及一定内分泌条件的现象的可能解释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针灸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这本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是众多的实验研究还表明,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和一定的内分泌条件,若切断传导神经或改变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则针灸效应就明显减弱甚至根本消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对此又该如何解释呢?的确,这是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人在此试以现代免疫理论及经络研究结果予以理论上的可能性解释。首先,依据上文所述神经肽P物质在针刺过程中可能相当于免疫启动者的角色,若这是事实,则针刺作用不可能离开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其次,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谈,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改变了神经内分泌条件,必然会使免疫应答水平受到相应的影响,实际上,免疫应答的发生、应答水平是依赖于具体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环境的,这已为众多的实验所证明(9)。例如研究发现低剂量(10m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与淋巴细胞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特异结合可以导致免疫增强,而高剂量(10m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与之结合则会发生免疫抑制,这种作用可被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所阻断,此项研究提示免疫功能受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并且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水平不同,对免疫应答的影响亦不同。再者,即使免疫应答的发生未受影响,免疫分子依然可能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才能发挥调节作用,离开了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及一定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免疫调节作用就不能发挥。如研究发现(6)腹腔内注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可引起大脑色氨酸增加,但是如果预先用神经节阻断剂chlorisondamine处理,则可阻断这种作用,表明IL-1诱导的大脑色氨酸含量变化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如果人为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则IL—1就不能够再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可见切断传导神经或改变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导致针灸效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并不能得出针灸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的结论,若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成立,应该可以出现改变神经内分泌条件导致针灸效应增强的现象,笔者期待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或问:既然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释放P物质激活免疫,而免疫调节功能又可能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针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者都具有密切的联系,那么经络为什么不是指的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仅仅代表免疫调节网络呢?这一点殊难回答,因为免疫网络的存在不可能完全脱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这一大的背景,考察免疫网络不可能不同时考察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三者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似不可分又可分,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描述来说,经络似乎应该指的是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但是由于古人对于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功能认识的局限性,古人所记载的经络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很不相同,其中缺少的主要就是神经内分泌的内容。再综合前文的几点论述,笔者认为,古人所阐述的经络单指免疫调节网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当然主要是理论的直觉,尚请各位专家贤达批评指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