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辩证逻辑原理(b)


饶晓峰
 uouoasdl@eyou.com

2004,11公布于潜科学网站

写一个科学对联:

第一联:   系统-----功能活动,功能,结构活动,结构
第二联:
   心理-----意识活动,理性,心情活动,人格
第三联:
   身体-----体力活动,肌肉,生理活动,内脏

  说明,第三联的肌肉是指人体肌肉骨骼运动系统。写这个对联是为了让大家结合第一联与第三联的类比,理解第二联所表达的心理系统的整体构造 。其中第一联是从本质上理解第二联,第三联则是从具体上理解第二联。

  第二个科学对联:

  第一联:  系统构造分类-----基础本质,少阴结构,太阴功能,少阳功能,太阳结构,上层本质
第二联:
  认知能力分类-----知觉想象,逻辑思维,艺术思维,数学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
第三联:
  人格心理分类-----欲望心理,注意心理,情感心理,意志心理,情操心理,信仰心理
第四联:
  身体构造分类-----生殖本质,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脏系统
第五联:
  身体调控分类-----脏器系统,血液营养,免疫防卫,激素调控,植物神经,大脑中枢

说明:这个对联是为了让大家结合第一联与第四,五联的类比,理解第三联与第二联所表达的人格心理与认识心理的构造分类。其中第一联是属于其它四联的共性联或本质联。

  现在我们再来谈一个重要的引理,引理二:如果A1B1A2B2A3B3,,,AnBn ,N者之间是全息对称的关系,那么(A1A2A3,,,An)与(B1B2B3,,,Bn)是全息对称的。如果事物(A1A2A3,,,An)有关系规律(A1A2A3,,,An)+J成立,那么事物(B1B2B3,,,Bn)也一定有关系规律(B1B2B3,,,Bn)+J成立。

  我们很容易论证这个引理,已知:A1SB1 A2SB2A3SB3,,,AnSBn

可推得:(A1SA2SA3S,,,AnS)=(B1B2B3,,,Bn),再推得(A1A2A3,,,An+S=B1B2B3,,,Bn),再推得(A1A2A3,,,An)+JS=(B1B2B3,,,Bn)+J。而这就表明(A1A2A3,,,An)与(B1B2B3,,,Bn),关系规律(B1B2B3,,,Bn)+J与关系规律(A1A2A3,,,An)+J都是可类比的。因为它们都共有同一种矛盾因子S。关系规律(A1A2A3,,,An)+J成立,可类比地,(B1B2B3,,,Bn)+J就也是一个成立的关系规律。现在我们来举例说明这个引理。

  一幅科学对联:

是外因与内因生出不外不内的果。

是下因与上因生出不上不下的果。

我们要证明两者之间是全息对称的关系。

外因与内因,下因与上因,从本质上讲都是属于基础与上层的关系。按照引理一,关系规律相同,构成这个关系的概念就有全息对称性,即外因与下因,内因与上因有全息对称性,

外因+S=下因,内因+S=上因。另外,不外不同的果与不上不下的果的关系显然也是S关系。即不外不内的果+S=不上不下的果。其中S是属于某种性质的差异与共性的矛盾因子。三组概念是全息对称的,于是(外因,内因,不外不内的果)+J=(是外因与内因生出不外不内的果)与(下因,上因,不上不下的果)+J=(是下因与上因生出不上不下的果)也是全息对称的。其中J是关系因子:是--与---生出。

  另一幅科学对联:

事物不能只有下,没有上,只有物质基础而没有上层建筑。

事物不能只有外,没有内,只有外在功能而没有内在结构。

这两句也是全息对称的关系,其中:下+S=外,上+S=内,物质基础+S=外在功能,上层建筑+S=内在结构。S是属于一种性质的差异与共性的矛盾因子。

于是:(下,上,物质基础,上层建筑)+J=(外,内,外在功能,内在结构)+J。其中J=事物不能只有--没有--只有--而没有。

 引理二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推理规律,应用它,我们可以进行很有效的定性推理。可以从一个规律命题,推出另一个规律命题。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引理二的具体应用。

 已知:

具体性复杂+本质化=整体性简单。

具体层次+本质化=整体层次。

本质化=S,是矛盾因子。

按照引理二,有下列等式成立:

(具体层次,具体层次复杂)+本质化=(整体层次,整体层次简单)

(具体层次,具体层次复杂)+“事物从()看是()+本质化=(整体层次,整体层次简单)+“事物从()看是() 

“事物从()看是()=J,是关系因子。而:

(具体层次,具体层次复杂)+“事物从()看是()=事物从具体层次看是具体性复杂

(整体层次,整体层次简单)+“事物从()看是()=事物从整体层次看是整体性简单

于是:事物从具体层次看是具体性复杂的命题,与事物从整体层次看就是(整体性)简单命题是全息对称的。

于是命题:如果事物从具体层次看是具体性复杂的。那么事物从整体层次看就是整体性简单的是成立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说这个命题:孤立体系从微观的具体层次看,是最复杂的,有最大的可几性。对称地,孤立体系从宏观的整体层次看,就是最简单的,有最大的均匀性。

 信息是隐含在载体能量中的本质。

故:载体能量+本质化=核心信息,也就是能量性+本质化=信息性。

(注:一份能量,如果其核心的信息很不明显,那么这个能量物质就称为能量,如果其核心信息很明显,那么这个能量物质就称为信息)

又已知:

量进层次+本质化=质进层次。

运动性能量+本质化=高势位能量。

 按照引理二

(量进层次,运动性能量,能量性)+本质化=(质进层次,高势位能量,信息性)

两个概念集合都加上关系因子“()上的()具有”

便得到:质进层次上的高势位能量具有信息性,量进层次上的运动性能量具有能量性这样的命题成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

系统处在量进层次上的平衡态,从整体上看,运动性能量(也就是能量性能量)分布均匀。

那么按照引理二,就会有:

系统处在质进层次上的平衡态,从整体上看,高势位能量(也就是信息性能量)分布均匀,这个命题(称为新命题一)成立。

两个命题共有的关系因子是:“系统处在()的平衡态,从整体上看,()分布均匀”。

说明:

量进层次的平衡态就是演进的起始状态,即基态。

质进层次的平衡态就是演进的终止状态,即更高层次的基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又表明:

从微观的具体层面看量进层次的平衡态,系统的运动性能量达到最大的分化性。

对称地(按照引理一的简称)

从微观的具体层面看质进层次的平衡态,系统的信息性能量达到最大的分化性,这个命题(称为新命题二)成立。

两个命题共有的关系因子是:“从微观的具体层面看()的平衡态,系统的()达到最大的分化性”。

人类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平衡态,新命题一指出:从整体上看,人类社会系统的信息是高度均匀化的。整体上看到的信息,也就是整体性的信息,原则性的信息,规律性的信息。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人,都遵守共同的整体性的,原则性的,规律性的信息。新命题二指出:从微观上看,人类社会系统的信息是高度分化的。微观上看到的信息就是具体的信息,也就是人的具体行为,高度分化就是高度自由的意思。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人,在具体的行为上,是有最大自由性的。于是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既自由(具体上)又规律(原则上)的社会。

 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有一个最大的同一性形式,这就是矛盾的任一方,总是相对来讲的对方,因此矛盾双方是全息对称的关系。比如对与错,这个矛盾,对相对于更对来讲,又是错,而错相对于更错来讲,又是对。上与下这个矛盾,上相对于更上来讲,又是下,下相对于更下来讲,又是上。本质与基础这个矛盾,本质相对于更本质的来讲,又是基础,基础相对于更基础的来讲,又是本质。系统与元素这个矛盾,相对更大的系统来讲,系统又是元素,而相对于更小的元素来讲,元素又是系统。共性与特性这个矛盾,相对更大的共性来讲,共性又是特性,而相对更细的特性来讲,特性又是共性。

所以矛盾的任一方是相对来讲的另一方。如果两个事物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事物实际上就是一个事物。如果一事物是相对来讲的另一事物,那么这两个事物就高度同一,全息对称关系就是高度同一的关系。

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指代表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概念)隶属本质属性的主要属性及由各主要属性构成的关系属性(原则规律),彼此不可分割(也就是相互依存的意思)。这种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则导致矛盾双方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矛盾一方有一种性质,那么另一方必有相应的一种性质与之不可分割,如此就意味矛盾双方彼此全息,矛盾双方只有彼此全息,矛盾任一方才可以是相对来讲的对方。

 辩证对应引理三:如果两事物是某种类型的对立统一的关系,那么这两事物就有某种类型的全息性,这两事物的本质属性,隶属本质属性的主要属性,由主要属性构成的原则规律,就都有某种类型的全息性。

具体来讲就是:如果一事物X,本质属性X,有ABC,,,N等方面的主要属性,分别记着A(X)B(X)C(X),,,N(X),另一事物Y,本质属性为Y,也有有ABC,,,N等方面的主要属性,分别记着A(Y)B(Y)C(Y),,,N(Y),如果事物X与事物Y是某种类型的对立统一的关系,那么事物X与事物Y就是这种类型的全息关系,XYA(X)A(Y)B(X)B(Y)C(X)C(Y),,,N(X)N(Y)也是这种类型的全息关系。如果事物X含有A(X)-B(X)-C(X)-N(X)这种命题规律成立,那么事物Y则有A(Y)-B(Y)-C(Y)-N(Y)这种命题规律成立。其中A()-B()-C()-N()是这两个命题规律的共有的关系因子。

比如:时间与空间是矛盾着的双方,且是属于弥散的能量性与凝聚的质量性这种属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不可分割地存在着,有时间这样的矛盾一方存在,就有空间这样的另一方相对应地存在,时间与空间是属于能量性与质量性的矛盾,因为时间(本质属性)是物质能量性的外在形式,空间(本质属性)是物质质量性的外在形式。时间具有连续性与交替状态这样的主要属性,空间具有广延性与并存状态这样的主要属性,其中时间的连续性就与空间的广延性相对应,时间的交替状态就与空间的并存状态相对应。而时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属性就对应着空间的长、宽、高三维属性。时间与空间这些主要属性都是隶属于本质属性的属性,时空本质属性之间是能量与质量性质的矛盾,它的隶属属性也是属于能量性与质量性的矛盾。

这个引理,最重要的是说,如果两个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那么,X事物在N()(N=ABC-----)意义点有一种性质N(X),那么Y事物在N()意义点上也有一种性质N(Y),如果X+S=Y,那么N(X)+S=N(Y)。证明这点很容易,已知:X+N()=N(X)Y+N()=N(Y),且X+S=Y,这三式联立起来,便有N(X)-N()+S=N(Y)-N(),两边消去N()的作用,便有N(X)+S=N(Y)。我们可以令X=时间,Y=空间,N()=量变性与质变性意义因子,X+N()=N(X)=时间的连续性与交替性,Y+N()=N(Y)=空间的广延性与并存性。(注: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都是量变性。时间的交替性与空间的并存性都是质变性) 。时间连续性交替性与空间广延性并存性的矛盾关系与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关系是一样的,共同的矛盾因子S=能量性与质量性的矛盾。这就是说时间+质量化=空间,时间连续性+质量化=空间的广延性,时间交替性+质量化=空间并存性。

下面我们就来谈引理三的应用。 

对于经典力学,大家是很好理解的,一个牛顿粒子,可以处在一个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有确定的动能或动量。这牛顿粒子又可以从这个位置清楚地运动到另一位置。 然而对于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粒子,我们几乎对它没有一个基本的图景。 当我们明白了基本粒子与牛顿粒子是清楚与模糊的矛盾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个量子力学的基本图景。

牛顿粒子只表现粒子性,粒子性的观测属性就是清楚性,量子粒子除了表现粒子性,还表现波动性,波动性的观测属性就是不清楚性也即模糊性。由于量子粒子模糊性中又含有清楚性,所以它的模糊性是有限的模糊性。

已知牛顿粒子是清楚的粒子,基本粒子是模糊的粒子。两者是模糊与清楚的矛盾关系。那么可以由辩证对应原理一进行如下推理:

1)牛顿粒子所处的位置是清楚的,对称地,基本粒子所处的位置是模糊的。

2)牛顿粒子在某位置上的动量,动能是清楚确定的,对称地,基本粒子在某位置上的动量,动能是模糊不定的,是围绕本征动量与本征能量上下浮动的,是用算符表示的。

3)牛顿粒子有一个清楚的位移,由清楚的位置组成的位移,对称地,基本粒子就有一个模糊的位移,由不清楚的位置组成的位移。

4)牛顿粒子的清楚的位移用可观测量S表示,对称地,基本粒子的不清楚的位移就用不可观测量Ψ(波函数)表示。

5)当我们去看牛顿粒子时,我们总是看到在属于S上的某个位置的牛顿粒子,对称地,当我们去测基本粒子时,我们总是测到属于Ψ上的某个模糊位置的基本粒子。

6)牛顿粒子有哈密顿函数表示式成立,即能量与动量的关系式成立,对称地基本粒子有哈密顿算符表示式成立。即能量算符(模糊能量)与动量算符(模糊动量)的关系式成立。

7)由于基本粒子波动性中又含有粒子性,即模糊性中又含有清楚性,所以它的模糊性是有限的模糊性。有限的模糊就存在一个清楚确定的中心值或本征值。于是基本粒子模糊位置实际上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这个空间范围的中心位置就是其本征的位置。基本粒子的动量,能量也是围绕一个中心值浮动,这个中心值就是本征的动量,与本征的能量。

以上我们用辩证对应原理一打通了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的本质关系。下面我们再用辩证对应原理一来打通牛顿力学与热力学的本质关系。

动力学运动是指物体在外在空间里进行运动,而物体内在的空间则不存在相对运动,热力学运动是指体系在外在空间里不动,体系的元素在体系空间里作相对运动。动力学运动就是物质系统的外在功能运动,热力学运动是物质系统的内在结构运动。两者是属于功能与结构的矛盾关系。时间是物质系统外在功能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物质系统内在结构运动的存在形式。所以动力学运动与热力学运动的矛盾也是时空矛盾。已知动力学运动与热力学运动的矛盾性质,我们就可以按照辩证对应原理一进行如下推理:

1)所谓动力学运动就是物质系统在其时间结构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分布,对称地,所谓热力学运动就是物质系统在其空间结构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分布。

2)牛顿第一定律说的是物体不对外力开放,物体宏观的时间结构中,各个时间点上的分布的物体动能是相等的。 对称地,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是体系不对外在的力流开放,体系宏观的空间结构中,各个空间点上分布的体系热能是相等的。

3)我们让物体对外力开放,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运动动能就有差异。对称地,我们让体系对力流开放,在不同的空间点上热能分布就有差异。

4)现在我们撒去对物体的外力作用,物体会瞬间地自发地恢复到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平衡态。而运动平衡态不能自发地变成加速状态。对称地,我们去掉对体系的力流作用,体系会较慢地自发地恢复到热量分布均匀的热力学平衡态,而热力学平衡态不能自发地变成位差状态。

5)物体保持和力求回复到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时间平衡态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质量,对称地,体系保持和力求回复到热力学空间平衡态的原因,就是体系具有熵质量。

在上述对称推理中,涉及到功能、结构,时间、空间,牛顿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动能、热能,力、力流,匀速直线运动态、热力学平衡态,惯性质量、熵质量。这七对主要属性都是属于功能与结构性的矛盾。与动力学运动和热力学运动这对本质属性的矛盾性质是一样的。它们由共同的关系词构成的命题规律之间的矛盾的性质也是一样的。这就体现了辩证对应原理一的正确性。也体现了辩证对应原理一的用处,即可以用来发现不同理论或理论体系的本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