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枪”和“干粮”的辩证法

--学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


          

               丁裕国  (南京气象学院)

email: dygnim@jlonline.com

2003,3公布于潜科学网站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关键是,如何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造成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素质教育”模式。这一问题,在高等教育中尤为突出。对此,笔者深有感触。

经验证明,“应试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多属于“知识”型人才,而“素质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多属于“创造型”人才。当然,我国目前现有的学历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例)并非完全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但也并没有完全达到“素质教育”模式的境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而这正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前进的目标。

   著名老教育家,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对于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曾有一个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学校教师的任务是交给学生以“猎枪”和“干粮”。所谓“猎枪”,就是让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本领,而所谓“干粮”就是给予学生以“有限的知识”。显然,前者将可使学生受用一辈子,而后者只能暂时解决一时的“充饥”。这个比喻生动地表明,学校应当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量。换言之,学校的任务(尤其是高等学校或高层次学历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学习新知识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历教育的功效优劣,主要在于它给受教育者的那杆“猎枪”其质量优劣与否,以及学生所掌握的“射击”本领是否高明。这或许就是人们为什么常常羡慕一些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后劲”很大、创新思维活跃或独立工作能力很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学历教育的整体来看,学校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其主体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将人才培养纳入“素质教育”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充分认识“猎枪”和“干粮”的辩证关系并把握好两者的比重。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观察,即以我这样一所“以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兼有”的多科性院校为例。大多数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导意识尚并不很强。相对说来,往往教基础性课程的教师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如专业课教师,而教本科生的教师又比教研究生的教师重视的程度差。不少教师不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仍然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一些学生也往往习惯于依赖“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这往往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或有些课程的教学比较平淡,使受教者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习者只能机械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不能深刻理解、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新的知识。当然,这其中还有相应的软环境配合的问题(如教科书、教具、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等等)。以往不少经验表明,教师应有一桶(指知识的深广度而言),而所教的课程相当于一杯“水”,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才能比较自如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增强教师的“猎枪”意识,正需要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诚然,目前,各校已经在教师的用人和选拔中注重强调高学历(例如教本科,应有硕士学位水平、教硕士生应有博士学位水平,等等),当然也不能将其绝对化。但总的说,关于这一问题,已经受到重视。

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师生的“猎枪”意识,摆正“猎枪”和“干粮”的辩证关系,也是学校培养人才模式中的一个关键。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猎枪”是教学的最高效果,“干粮” 是教学的最低效果。任何学校任何教师,给予学生的“猎枪”越好、使用“猎枪”的本领越高,这所学校或这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就越高;相反,其教学质量就越差。假如有的学校或有的教师,没有“猎枪”只有“干粮”,这样的学校或教师,实际上是完全不能胜任教育或教学任务的。从理论上说,无论教与学,都可有三种不同的追求目标和境界:(1)认知型教学方式,其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能模仿或认知某一事物,即所谓“依样画葫芦”。这是一种低要求的教学目标;(2)启发型教学方式,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深刻理解某一事物,以便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而不仅仅停留于模仿或认知事物。这当然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教学目标;(3)创造型教学方式,其目标不但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在于当其遇到新问题时,可以提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案,从而使其具有创造意识或学会某些创新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最高要求的教学目标。当然,上述三种目标或境界,并非互不相干,而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就目前来说,大多数高校要真正实现第三种目标,或多或少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可能都会理解“猎枪”的重要性,然而,具体的实践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不能摆正“猎枪”和“干粮”的关系。个中缘由可能来自多方面,这里且不一一细述。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或任何个人来说,在校学习到的知识总量是有限的,而每个人一生所用到的知识及所具备的专业工作能力,一般都要超过其在校所获取的那些知识量。因此,假如学校只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量(即只有“干粮”),而未能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没有“猎枪”),如前所述,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由此,笔者悟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通则:假定一个人一生的知识和才能总量为100%,在校获得的知识量其相对比例愈低,则表明其再学习能力愈强,“获取新知识”的本领越大。相反,若在校获得的知识量其相对比例愈高,则其再学习能力愈差,“获取新知识”的本领越小。当然,上述一说,只是针对具有高层次同等学历者(如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而言。根据笔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排除其它因素干扰的前提下,凡是从国内外各大学学成毕业后,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上有所建树且事业有成的人中,绝大多数其在校所得知识量占其总知识量的比例都不大,他们的大部分知识往往是在步入社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积累、创造得来的。相反,凡是成就平平者,则往往在校所得知识量占其后来的总知识量的比例却很高,表明这些人“获取新知识”或“创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只是依靠当年在校当学生时所得的那些知识“吃老本”。显然,这两种人相比而言,在排除个人其它因素作用及客观环境因素的前提下,不能不归结为他们各自在校所得“猎枪”和“干粮”的比重是否有显著差异。

作为个人来说,成才的道路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学历教育本身也只为个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而成才与否,还与其个人自身的多种素质及其它影响因素有关。不过,本文仅从考察学历教育中的“猎枪”和“干粮” 的辩证关系这一最主要功效出发,提出上述观点,以便探讨如何在高等学校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问题。

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21世纪是知识经经济时代。而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正在于“创新”知识的能力培养还相当不够,这是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态势极不适应的。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在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的这一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和强调“猎枪”和“干粮” 的辩证法,这是衡量一个学校、一个教师或任何个人(或团队)水平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