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在区:综合区

标题: 周光召:中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来自民间科技工作者
 作 者: zhangxw 于 2/26/2006 10:02:47 AM 在本版发表
 

回复 返回

中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来自民间科技工作者
2006,2,21科学时报A2,A3版两个整版几乎是介绍我国民科的成绩。一个是科学院的范良藻研究员和王中宇先生介绍冯劲松先生的广义宇宙相对论,另外一个还是他们介绍熊承昆、刘良俊写的《太级子物理学初论》。他们认为这都是物理学的非主流却又十分有道理的重要新理论。几乎撼动了现代物理学。
我们把该报的编者按和作者写的后记附(OCR)在下面。后记中引了周光召(前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认识,中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来自民间科技工作者,这对民间科技工作者是鼓舞,对官科可能是一种无奈。
张学文2006-2-26

1. 2006,2,21科学时报的编辑按语:

这可能是本报编辑部推出的选题中,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期。原因就在于,对曾经辉煌的物理学,我们始终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崇敬;而对当今国际科学界在现代物理学领域的艰难跋涉,我们同样抱着一种谨慎而又乐观的期盼,期盼在世纪初的历史节点上,能够再造物理学往昔的辉煌。
   但是,希望之光又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言说,都可能失之无礼,或失之无知。好在,经过2005年世界物理年之后,无论是物理学界自身还是整个社会舆论,都在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倾听来自“小人物”的声音。这要感谢爱因斯坦,因为假如他在提出相对论时就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科学家,在人们的经验世界中,科学发现的路径一比如从专利局的小职员到做出物理学大发现的科学家——就将减少一条。
   还要感谢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要求全社会努力培育创新精神。有了这样宽容的氛围和鼓励创新的国家目标,我们决定给一切爱好物理学的读者奉上这期承载着太多情感与祝愿的物理学专题。
   但科学不相信情感。三个月里,编辑部与提出太极子物理学理论和广义宇宙相对论的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遗憾的是,作为太极子物理学理论主要创立者之一的熊承昆先生已经去世。其间,具有资深物理学专业背景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范良藻先生和具有严密哲学思维的王中宇先生给了我们对新理论“追根究底”的信心。他们对中国物理学事业的热情令人感佩。
   与两个新理论“打交道的日子另人兴奋,因为它们“从微观到宏观,给人们描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主流物理学的、毫无神秘色彩的物理世界”。像即将给人们揭开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秘密,我们心怀激动与忐忑
但无论如何,历史为什么就不可能因中国而改变呢?
2. 作者的后记:

2005年11月17日-20日我赴
 长沙参加“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对民间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是没有思想准备的。我要感谢郝建宇先生,把我这个长期生活在主流科技共同体的成员,引入到一个尚未充分开垦的处女地,才有可能接触到像冯劲松和刘良俊等诸多有识之士。有人说民间科技队伍土生土长,没有接受正规的训练,是土八路。我得到的印象却是:野生野长,自由飞翔,不拘一格,却出人意表。
   想起周光召先生最近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在中国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是地处边远山区县、一个在自由自在做深入研究的民间科技工作者。这说明这位曾经的中科院院长对民间科技伟力有所认知、有所期盼。
   笔者此文主要介绍冯劲松先生的部分作品。本人不幸外伤,冯先生远道来京探视,在外科病房互动交流切磋,故作此丈以飨公众。好在本人不才,也非名家,早已三界之外,村夫野叟,口无遮拦。意之所在,言之所表。或是笔者叙述了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美丽故事,或是老天有眼,不拘一格降了人才。若能言中,真的是轮到我们中国人推开了世纪发现之门,则三生有幸。遥祝邓大人在天之灵,回眸苍生,能含笑安息!
(本文作者应当是范良藻研究员,)


 

作 者: zhzxh 于 2/26/2006 11:16:50 AM回复
 

回复 返回

自由自在做深入研究的民间科技工作者.

作 者: zhzxh 于 2/26/2006 7:09:47 PM回复
 

回复 返回

“自由自在做深入研究的民间科技工作者”有感:
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是一个很好的主张,但它存在一个核心问题,这就是:信息失察和决策遗漏。
有两个典型足以说明中国“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严峻后果。
典型之一:
基础和高等教育在培养出极少数“高分低能”者的同时压抑了绝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发展。
典型之二:
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院所在培养出极少数“高分中能”者的同时忽略了(特别是没有积极主动地引导和扶持)绝大多数流落民间的“奇才”(少数“中分高能”者)和“怪才”(少数“低分高能”者)。
这同时也影响了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含:多数“中分中能”或“低分中能”者)。
“有知识而无能力”(即:“高分低能”)和“有能力而无创造”(即:“高分中能”)现象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了制约中国整体国力增强的严重“瓶颈”问题。
 

作 者: lu 于 2/26/2006 11:17:41 PM回复
 

回复 返回

范围扩大一点: 非专业人士
这更可能
因为专业人士很难跳出已有的框框

作 者: 金玉成 于 2/27/2006 11:25:42 PM回复
 

回复 返回

主题当中的认识,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作 者: 杨金福 于 2/28/2006 12:23:34 AM回复
 

回复 返回

还要包括那些离开“大道”,潜入“森林”的人们

 作 者: zhzxh 于 3/1/2006 3:38:20 AM回复
 

回复 返回

电视连续剧“神医喜来乐”
民间“喜来乐”与宫中“王太医”之间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民间“专业人士或学者”与官方“专业人士或学者”之间的关系。

 

作 者: zhangxw 于 3/1/2006 10:04:16 AM回复
 

回复 返回

周光召、钱钟书的看法的公因子
记得钱钟书也有类似的提法,他认为得大奖的作品应当是远离大都市的山野作品。我体会他们这些话体现了对大都市的大人物、大学者的生存、每天忙些什么的了解,认为这些权威反而没有一个好的创业环境。
王选直接说自己当“院士”时的水平,不如自己过去不是院士,是小人物时的当年,也体现了相同的精神。
对一般人而言值得记住的观点可能是:不要迷信,要自信。
张学文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