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智学导论

 

引言

本专著旨在从标准非标的角度论述由外而内的语言理解以及由内而外的知识表达[1]。其意义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语言行为或知识运用(在脑智领域[2]立法建立规范

汉语的字法与章法和西方语言(如英语及西班牙语等)的词法与句法,分别都是各自母语行为或知识运用的法律与习惯或标准与非标(例外)的直接体现。以往的自然语言理解(计算语言学)以及知识表达(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均未从这个高度来看待或研究。

本专著在语言学信息学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理论、工程和应用融智学问题。

正文

第一部分 综述(着重论述理论融智学问题)

着重介绍语言微观分析知识宏观分析,涉及:类的"迭交"原理[3]

人脑智能擅长的自然语言(结构形式)拓展到人工智能擅长的人工语言(计算程序这样的信息科技前沿,由此,笔者阐述了汉语"双文双语"[4]特点

第二部分 方法结果(着重论述工程融智学问题)

着重介绍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达"间接形式化"方法[5],由此,笔者提出了"称量"语言(形式信息)与知识(内容信息)的"天平"及其配套的一系列"砝码",涉及:语言(形式信息)与知识(内容信息)的间接计算结果

其典例可由汉语字法基础理论中文语汇知识管理间接形式化表述而见一斑

第三部分 结论议论(着重论述应用融智学问题)

着重介绍"双文双语"通用文法及其"间接形式化"通用方法基本途径的实施典例

基于(双文双语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基础性产品"两典一册"和根本性服务(即:双文双语的"生产式教学"和知识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涉及融智时代知识大生产体系

结语

本专著,不仅介绍了融智学(通论、通则和通式)理论(第一部分),而且,还介绍了融智学实践,即:工程[6](第二部分)和应用[7](第三部分)。而且,是通过"字本位中文信息处理"这样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典例来阐述其理论工程应用的基础研究成果。其中介绍的一系列知识创新点基于信息的科学和哲学[8]必将产生继往开来的划时代影响


 


[1]   从标准与非标(例外)的角度即从法律与习惯的角度论述由外而内的语言理解或由内而外的知识表达。语言行为(涉及由外而内的理解)或知识运用(涉及由内而外的表达)的(如字典词典以及文法语法)与(如理解习惯以及表达习惯)就是法律与习惯或标准与非标(例外)的体现。

[2]   此处特指自然人和计算机两者有机结合的协同脑智(蕴含自然人和计算机这两个特例)。

[3]   蕴含语言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4]   蕴含"一语双文大、小字符集)""双语对象语言""解释语言"""字组"一文"两个重要方面,涉及"形式语言""形式信息"

[5]  蕴含"各就各位的哲学方法论""整体论""还原论"均视为其特例)和"基于序位的科学方法体系"(涉及"基于时空的信息方程""基于序位的信息法则")。

[6]  蕴含"语言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工程"的基础——"文化基因工程"

[7]  蕴含"生产式教学""一体化管理"的基础——最优化的"计算机辅助"及其配套的"软件工程"

[8]  区别于:基于的科学和哲学。因为信息本体三要件(概念、符号、关系)不像质能载体()那样受时空的严格限制。其中,"概念、符号、关系"可简称为"意、文、义"

 

笔者(邹晓辉)在北大访学期间就本专著论述的十个知识创新点做了一系列专题报告、讲座和讨论交流.联系电话:15300239971(北京)电子邮件:qhkjy@yahoo.com.cn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文理学院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