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河流控制 模型
亚里士多德把人和外界的关系分为认识关系和动求关系。我认为人的涉及动求关系的行为过程和上述船向控制过程及河流控制过程在形式上也是一样的(参看图3)。 图3 欲求控制模型 比如人对水的追求自动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当人体缺水时,人就口渴并产生喝水欲望,并且其强烈程度和水的缺乏差不多成正比;喝的同时人产生生理快感,快感又反过来促进人喝的欲望;渐渐地,人体水分增加,口渴及喝的欲望减弱,快感减弱…,最后,满足和需要相符,同时欲望和快感消失。人吃馒头、水果等也是一样的。据此,欲望和快感的强度取决于需要和满足之差:缺乏或需求的程度。这和通常的经验是一致的。 按照上述看法,情调和情欲之间的关系就象是河床引导和水流之间的关系,或蒸汽推动和操舵之间的关系:(1)河床引导和水流互为因果,并且水流是最为根本的动因;同样,情调和情欲互为因果,并且情欲是最为根本的动因;(2)蒸汽推动装置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操舵,同样,快感功能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巩固和促进人的情欲;(3)河床一旦随水流的冲刷而形成就有其相对稳定性,同样快感功能一旦应情欲而形成就会相对独立存在。 我认为动求关系又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感性的,其结果是人的生理需要满足,维持这一关系的是各种生理欲望及相应的生理上的快与不快感觉(香臭、甜苦、舒适疼痛等感受);第二种是知性的(也可以说是审美的),其结果是使人在空间接近或回避一些东西,维持这一关系的是人的喜爱讨厌之情绪以及相应的促进它们的美和丑的感觉;第三种是理性的,其结果是使人得到某些东西, 维持这一关系的是人希望某事件发生(或得到功利)的愿望以及相应的喜悦和失望之痛苦(康德有过类似肯定,他说人对快感不快感有三种关系,与三种关系相应的是快适,美和善[2])。三种动求关系之间的联系如图4所示(这 是图3的详图,但负的情调及其作用对象略去未画)。图4 欲求控制 模型详图
下面我们说明上述模型所推出的结论如何同前人得出的一些较为公认的结论相一致。 2 模型推论的合理性 美和喜爱密不可分,缪越陀里谈到过:“美是在我们心中引起快感和喜爱的东西。”[3]鲍姆加通谈到过:“美本身就使人喜爱,丑使人讨厌。”[4] 博克谈到过:“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每逢我们见到男人或女人以至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欢喜的时侯,…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他们人身的温暖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和我们接近。”[5](注意,博克这里已谈 到美引人接近)。其他许多美学家也有类似的论述。最有意义的是,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这样一类民谚:“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因为美才喜爱,而是因为喜爱才美”。图4所示基本看法显然和上述美学家的肯定,尤其是上述民谚相一致。 历来几乎所有美学家都肯定美需要形象(包括声音),绝大多数美学家都认为视听两种感官是审美感官。由图4可以推出与之一致结论:因为美的意义是促使人喜爱对象,在空间接近对象,而只有那些有视觉形象的或能发声的东西,比如一个人、一棵树、一个环境或一段声音--这些东西有方向性,人才有可能接近;而一种物理性质、一个概念或一件事则不然。所以只有视觉形象或声音才会是美的。显然, 由此解释美的形象性比用“理念的感性显现”解释要自然得多。 许多人都认为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人和物的关系之中,用时髦的话说,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图4肯定美是促使人接近对象的反馈信号,这也就是认为它既不在物,也不在心,是物对人的作用(美感可看作是反作用)但又和人的喜爱情绪相关--这就象是说地球对人的引力和人的质量相关一样。这种看法也可以说成是:美作为人的对象是人的喜爱情绪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注意,马克思说过:“情欲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6]) 乡下人觉得明亮的楼房住舍美,城里人觉得清静的山林原野美;想长寿的老人欣赏松鹤图,农村的小姑娘欣赏新衣裳;饱受沙漠炎热之苦的阿拉伯人尤其觉得月亮(出现在清凉的夜晚)美,以至把少女比作月亮;雪山脚下的西藏人尤其觉得太阳美,以至把少女比作太阳;对于恋爱中的年轻人,林中小路、月夜村野是很美的;对于苦于烈日曝晒的农民,一棵有着浓荫的老榆树,甚至一朵飘动的白云都将美不可言;…这些都不难用图4所述关系得到合理解释。 3 怎样看待美和功利关系妥当 美的功利性意思有几种,一是就美的结果或美对人生的作用来说的,这一功利性本文显然是肯定的。二是就美的原因来说的。这一功利性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其自身有用,或合乎其自身目的;另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审美者有用(如果审美者得到对象的话),美学上主要争论的就是后一种。肯定美和这一功利性相关也就是肯定美和人的现实生活需要相关。后面我们仅就这一功利性讨论。 功利主义者之所以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一是因为绝大多数美的东西同时也具有好、善或有用的性质;二是因为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便于解释美感必然性,对于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肯定美和功利相关才能用人类物质需要的发展变化来说明审美活动及艺术的发展变化,甚至解释达尔文留下的生物学难题[7]。 反功利主义者之所以否定美和功利相关,也有其似乎很有力的论据:(1)有用的不都是美的,美的也会是无用的;(2)美感并不因人认识到对象有用无用而产生;(3)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常常是审美者不能得到的。 本文显然也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但却不认为两者有必然因果关系,而认为功 利是美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只有既有功利、又是缺少的或理想的,人们从而喜爱的,这样的东西才会是美的。依据图4所述基本看法,对于反功利主义者的三条论据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肯定的,但却不认为这些论据能足以否定美和功利或需要相关。 首先看第一条论据:有用不皆美,美的不皆有用。博克用猪鼻子,库申用杠杆,桑塔耶拿用苏格拉底的大嘴巴,许多人用粪筐、生肉、泥土、机器…来说明有用不皆美,但是这并不能动摇图4对美和功利相关的肯定。因为猪的鼻子、人的大嘴巴仅仅对对象自身有用,而不是对观赏者有用,更不为观赏者所喜爱,因而它们不美;杠杆、粪筐、生肉、泥土…可能对观赏者有用(如果观赏者得到的话),但是,要么是因为它们太普通了,通常并不是人所缺少的从而乐于接近的,要么是因为脏、腻等原因,人通常非但不乐于接近,反而总是回避,因而这些东西不美甚至丑。 博克以及其他许多人曾用光滑、柔软、颜色鲜明…等形式来说明美的不皆有用。的确,只从眼前看,有些形式似乎本身就美,但是从长远处看,我们也不难找到其功利的原因,由于美感功能象河床一样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才视这些形式本身是美的。光滑之所以比粗糙美无非是因为光滑的东西,象各种金属或瓷的器皿、青石板、新桌椅,一般贵重、干净而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粗糙的东西则不然。柔软之所以比坚硬美,无非是因为柔软的东西,象虎皮、绒毛、海绵、新毛巾,一般保暖,不伤皮肤并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许多坚硬的东西则不然。 其他形式的美也都如此。其实这些形式的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因其内容的善与不善的改变而改变。光滑的蚯蚓、柔软的毛虫、颜色鲜明并且红绿对比的红头苍蝇…美吗?它们的外表不美显然是由于其内容不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回避它们。人体的某些形式(比如脸色红润、眼睛有神、身材匀称)美,某些形式(比如残缺、畸形、病态)丑,情况是一样的。 博克等人只看到美引起人喜爱,而看不到喜爱使对象变美,这就象只看到河床引导水流而看不到水流冲刷出河床一样。其机械性正在于此。 关于反功利主义的第二条论据:美感不因人对对象有用无用的考虑而产生。这意思比如:人见到一座果实累累的葡萄架时,美感只因直觉而产生,并不需要考虑能否得到以至吃上葡萄,如果考虑,他产生的便是喜悦(有人称此为功利感)或失望之痛苦,这些感受非但不是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可参看康德论述[11])。 我也认为,这是确实的,喜悦和美感不是一回事,两者从属于不同的动求关系。就对象来说,美感的对象是形象,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喜悦的对象是事件,必须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就人的感知方式来说,美感因感官直觉而产生,喜悦因大脑认识而 产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时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人考虑功利会破坏美感,这 并不是葡萄功利性的过错,只是因为理性的动求关系占了上风,排挤了知性的动求关系。如果人只注意形象而不注意事件,知性的动求关系占上风,美感照样产生。美感产生和喜爱情绪相关,而该情绪又和人对葡萄的功利性的需要相关,并且也和人过去对葡萄的功利性考虑相关,因而美感或美最终还是和功利相关。 反功利主义的第三条论据是: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通常是观赏者得不到的。这是确实的,比如囚犯面临清新自由的山林原野时,流浪汉眼见别人的安逸家园时…。反功利主义者有此推论:一个具有功利而人又得不到的东西,人只能因它产生失望、不安之痛苦,而不能产生任何快感(包括美感),所以美感不因功利而产生(桑塔耶拿有此论述[12])。 但是我认为,正因为人得不到,人的美感才格外强烈。因为人越是缺乏的东西,就越是喜爱?乐于接近,也就越是觉得它美。在这些场合,人确实能产生失望或不安之痛苦,这是因为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比如当囚犯面临野外而又难能自由时,如果他只注意形象,他就会产生美感;如果他只注意事件--难能自由,他就会产生失望之痛苦。由于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美感和失望之痛苦在同一场合产生是可能的,丑感和喜悦在同一场合产生也是可能的,比如人在打死老鼠、毒蛇或看到罪犯受惩罚时。 有人会说:任何一种快感产生总该因某种满足呀?囚犯没有任何满足为什么会产生快感(美感)呢?但是我们反问:为什么只有满足才会有快感呢?多少年来,美学之所以陷入迷雾而不能自拔,原因就在这里。搞清这一点你就会顿悟到美感的奥妙。 4 关于艺术对现实的反映 人们常常谈到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社会苦难之际会出现艺术高峰,经济繁荣之日艺术却反而萎缩。艺术不是对现实或经济基础的反映吗?为什么会有不平衡现象?有人由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得出艺术不反映或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结论;有人由肯定反映进而否定不平衡现象的实际存在。然而这两种看法都不能令人满意,最好的结论是既肯定不平衡现象的实际存在,又肯定艺术反映现实或经济基础。但是这两者又似乎十足地矛盾。由图4所示基本看法,这一矛盾将很容易解决:因为美的对象通常不是人已经得到的或者说已满足了人的需要的那些东西, 而是人所缺少的或者说迫切需求的那些东西,因而作为主要(但不是完全)表现美的艺术一般也就只表现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经济繁荣往往使人各方面的需要充分满足,美作为促使人追求的反馈信号便不再那么重要,社会中美的对象也就不那么丰富动人,以至进入艺术。而社会艰难之际情况则相反。 当一个人伸手拿香烟时,他并不是根据手的当前位置或手已经移动的距离, 而是根据香 烟和手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手的运动的;当我们给一个温箱加热时,我们不是根据现有的温 度,而是根据现有温度和理想温度之差来调节输入温箱热量的。艺术调节社会存在 的发展情况是同样的,它所依据或反映的不是社会现状,而是理想与现状之差。我 认为只有这样肯定艺术的反映才好说明它反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由此不难解 释希求神力的古代产生了古代神话,社会动乱年代产生了陶、谢的山水田园诗,农 民贫苦的年代出现了《牛郎织女》,中世纪黑暗统治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中国长期禁 欲后出现了性文学热... 5 总结 我对美的前因后果的看法简单说来就是:美是促进喜爱情绪的反馈信号,其意义 是促使人在空间接近某些对生命来说是有益并缺少的对象,它取决于喜爱情绪又反 过来促进喜爱情绪的发展,两者又都取决于人和外界的需求关系。本文前面的推论、 分析及解释是否足以说明这一看法合理,这有待于读者明断。 参考文献 [1]〔美〕维纳. 控制论, 科学出版社,1992,99-129 [2],[3],[4],[5],[8],[9],[10],[11],[12]北大编 西方美 学家论美和美感, 第157,89-90, 118-119,120,232,286,159,289页 [6]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刘丕坤译, 人民出版社, 第122页 [7]鲁晨光. 试析达尔文留下的香甜美难题--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生物学推广,自然 信息, No.2(1987),25-27 [原载长沙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