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论看感觉的客观内容――兼批康德的不可知论

有人为符号论耽心:既然感觉和物性毫不相似,那么感觉中怎么能有客观内容,通过感觉如何能认识客观事物?回答是:虽然一种感觉和一种物性不相似,但是一系列感觉中的差异反映了一系列色光的差异,因而含有关于色光的信息。

现在我们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信息的度量。我们且考虑人眼颜色感觉提供的关于不同波长自然光的信息。

在度量语言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命题的逻辑概率函数,比如:yj=xi是年轻人”,这一命题的逻辑概率Q(yj为真|xi)随年龄xi的变化而变化,在2025随是最大,往两边渐小(参看图20中的Q(yj为真|xi))。度量感觉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分辨率函数代替逻辑概率函数。

假设不同波长的自然光是x1, x2, …, 相应的色觉是s1, s2, …C(xj,xi)是人眼把xixj相混淆的概率。一种感觉sj相应xi产生就等价于语言:yj(xi)=“xi看来和xj相近”,并且命题yj(xi)的逻辑概率就是混淆概率C(xj,xi),谓词yj的逻辑概率就是

那么感觉sj提供的关于xi信息就可转化为命题yj(xi)提供的信息,从而可以用前面的信息量公式度量。得到sj提供的信息是:

这一公式表明,感觉分辨率越高――即C(xj)越小,并且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感觉和物性的对应关系越确定(很少幻觉和干扰),那么感觉提供的信息量就越大。上面信息度量表明,至于一种感觉对应于哪一种物性,这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它和感觉的模拟符号论以及感觉的相对论是一致的。

上面公式也可以写成:

它表明sj越能提高我们预测xi发生能力,信息量就越大。

科学仪器测量的信息是类似的,我们只需用测量仪器的混淆概率代替人眼的混淆概率就行了。

现在我们来看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认为,物自体一旦被感官所感知,就加进了感官的主观性。我们的感官是按我们的方式来显示物自体的。所以物自体本身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

应该说,不相对谁的感官,而说外物本身的表象是什么样子,这是无意义的。但是,虽然感觉是相对的,但是感觉可以提供关于外物的信息,从而提高人预测外物发生的能力。

休谟因为理性得到的因果关系未必真就否定理性和知识的价值,怀疑客观的因果关系存在;康德因为单个感觉和单个物性不相似就否定外物可知,两者是非常相似的。现在我们看到,无论是理性还是感觉,它们的价值都是因为能提供信息,从而提高人的预测能力。预测能力提高了,还说不可知,这是行不通的,是对语言的滥用。

上面从信息论的角度批驳了康德的不可知论。我们还可以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批判。

康德之所以认为物自体不可知,是因为他不光接受了原子论哲学和洛克哲学关于颜色、声音、气味等指的是主观感觉的看法,还认为时间空间形式也是主观的,普遍必然规律也是主观的,并且是先验的。在他看来,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构成的世界――现象界都是主观改造客观的结果。那么客观物质对象和客观世界自身是什么样子呢,他只能说是不可知的。

康德哲学也含有相对性思想,但是他否定了相对中的绝对,以致于认为感官感觉和理性认识并不反映客观世界本身。

由前面分析,我们看到,在日常语言中,“红”、“绿”、“软”、“硬”、“酸”、“咸”等指的都不是感觉,而是感觉后面的物性,所以日常语言描述的世界根本就不是事物的感觉表象构成的现象界,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本身。所以康德的现象界理论,以及后来的黑格尔哲学,是一大误会。如果我们承认日常语言描述的世界可知,那么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物自体,就是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