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化理论中的相对性思想

我以为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中的感觉相对性思想正是解决康德不可知问题所需要的。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3】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人的对象和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有关。比如他说:“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23,125-126)

美学界关于对象化有两种不通理解,一种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劳动改造力量,人改造过的对象,比如大坝和梯田,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人没有改造过的对象,比如星空和海洋,就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另一种看法是:对象化是一个深刻命题,人和对象的关系――包括认识关系――变了,对象――比如星空和海洋――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也就变了。

我倾向于后一种看法,但是认为后一种看法还不够明确。我在《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一书中已经说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本意是说,感觉构成的表象作为人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人化是指表象世界人化丰富化。表象世界是由感觉构成的,是相对的,和人的感觉功能有关。客观对象变化,表象也会变化,但是反过来不一定。虽然在马克思那里,对象化有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意思,但是原来的基本含义并没有否定。

学术界之所以不愿这么理解――对象化和自然人化是说表象丰富化(不排除物化),是因为带有怕马克思犯唯心主义错误的好心。其实这种顾虑完全没有必要。

其实,对象化思想可以追溯到康德。黑格尔不满于康德的二元论,提出绝对理念外化出自然界或现象界的学说。而费尔巴哈不满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也不满于康德的二元论,提出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自然观――认为人和自然界不可分离;感性世界或表象世界是相对的,和人的感官和心理有关;人通过感官在对象上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

费尔巴哈在论述对象化的时候也并没有否定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存在。而且费尔巴哈还提出:通过个人观察到的表象,我们不能证明外物存在,但是通过人际交流我们可以。他在《未来哲学原理》里写道:“观念只是通过传达,通过人与人的谈话而产生的。人们获得概念和一般理性并不是单独做到的,而只是靠你我相互做到的。人与人的交往,乃是真理性和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我所以确知在我以外有其他事物存在,乃是由于我确知在我以外有另一个人存在。我一个人所见到的东西,我是怀疑的,别人也见到的东西,才是确实的。”(注意:费尔巴哈这段话和本书后面结论――语言透过感觉指向外物本身――是极为一致的)

既然费尔巴哈已经是唯物主义者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思想时怎么会犯唯心主义错误呢?马克思提出的对象化不同之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对感官的影响。这可以从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的不久,1845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出。 其中写道: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我在《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一书中说明,人和动物的感觉功能是随着生物进化而丰富化的。比如许多动物――包括人类――觉得葡萄等浆果好看好吃,这是动物和浆果之间需求关系的产物。本质力量物化到对象上,这不仅对于能劳动的人类是存在的,对于动物也是存在的。比如艳丽多彩、多粉、多糖的花和采密的蜂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艳丽多糖的莓子等水果和食用它们的鸟兽(或者说鸟兽的感官,包括人的感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可以说前者是后者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现在的问题是:假如我们肯定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是相对的,和人的感觉功能相关,那么我们如何坚持反映论,如何肯定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并且可知?不用耽心。后面我们将说明,正因为事物的表象是相对的,我们才可以证明,日常语言不是依照事物的表象定义的,而是依照我们手指的物质对象定义的,从而,我们可以从逻辑上证明物质对象客观存在,并且可知。

后面我们还将把物理学相对性原理推广到哲学,结合广义信息论,说明:承认感觉的相对性非但不会导致怀疑论,而且会得到更为科学的――和信息论兼容的――反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