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意义――促使人在空间接近所喜爱的对象

肯定快感不快感是反馈信号,那么寻找其原因就非常简单――从结果去找原因。味觉快感的结果促使人想吃、多吃,那么吃的需要以及想吃就是味觉快感的原因。美感的结果是什么呢?更加喜爱、乐于接近对象;那么,喜爱、想接近就是美感的原因。反之,丑的对象促使人在空间回避对象,那么回避的需要以及想回避的心理就是对象丑的原因。崇高感被认为是最为神秘的感觉,但是从结果看原因,原因就很简单。崇高感的结果是什么?使人在自然或社会的恶势力面前更加顽强不屈,那么不屈的意志就是崇高感的原因(本书后面有详细讨论)

我们把欲望和快感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称为动求关系。动求关系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感性的,其结果是人的生理需要满足,维持这一关系的是各种生理欲望及相应的生理上的快与不快感觉(香臭、甜苦、舒适疼痛等感受);第二种是知性的(也可以说是审美的),其结果是使人在空间接近或回避一些东西,维持这一关系的是人的喜爱讨厌之情绪,以及相应的促进它们的美感和丑感;第三种是理性的,其结果是使人得到某些东西,维持这一关系的是人希望某事件发生(比如得到功利)的愿望以及相应的喜悦和失望之痛苦。三种动求关系之间的联系如图5-6所示(这是图5-5的详图,但是不快感及其作用对象略去未画)。

美学4.gif (4140 bytes)

56 欲望和感受的河流模型细化

三种动求关系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人首先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促进生理追求的是各种生理快感(快适)。为了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以及各种生理快感,人需要在空间接近一些对象,回避另一些对象。美感的意义就是强化人接近某些对象的情绪;丑感的意义相反,强化人回避某些对象的情绪。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并追求生理快感以及美感等知觉快感,人谋求某些事件的发生,相应的感受是喜悦感和失望之痛苦。

上述模型和美学史上公认的两个结论是一致的。一个结论是美和喜爱情绪密不可分;另一个结论是美需要形象。

美和喜爱密不可分,缪越陀里谈到过:“美是在我们心中引起快感和喜爱的东西。”(【3】,89)鲍姆加通谈到过:“美本身就使人喜爱,丑使人讨厌。”(【3】,142)  博克谈到过:“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每逢我们见到男人或女人以至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欢喜的时侯,…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他们人身的温暖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和我们接近。”(【3】,119)(注意,博克这里已谈到美引人接近)。其他许多美学家也有类似的论述。最有意义的是,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这样一类民谚:“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因为美才喜爱,而是因为喜爱才美”。图5-6所示基本看法显然和上述美学家的肯定,尤其是上述民谚相一致。

历来几乎所有美学家都肯定美需要形象(包括声音),绝大多数美学家都认为视听两种感官是审美感官。由图5-6可以推出与之一致结论:因为美的意义是促使人喜爱对象,在空间接近对象,而只有那些有视觉形象的或能发声的东西,比如一个人、一棵树、一个环境或一段声音--这些东西有方向性,人才有可能接近;而一种物理性质、一个概念或一件事则不然。所以只有视觉形象或声音才会是美的。显然, 由此解释美的形象性比用“理念的感性显现”解释要自然得多。

上面结论和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显然一致。图5-6肯定美是促使人接近对象的反馈信号,这也就是认为它既不在物,也不在心,是物对人的作用(美感可看作是反作用)但又和人的喜爱情绪相关――这就象是说地球对人的引力和人的质量相关一样。这种看法也可以说成是:美作为人的对象是人的喜爱情绪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下面我们再看,通过上述模型,如何解决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的矛盾、理性主义和感觉主义的矛盾,并由此看模型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