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肯定快感反映需求,但是并不认为两者总是一致的,而是认为感受功能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就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一样,两者总是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但是最终趋向于适应,双方在矛盾运动中得到发展。
关于快感反映需求,有人会提出下面反例:“中药合乎病人需求,可它们通常并不使病人产生快感。”
回答是:快感功能就象社会意识一样有其相对稳定性;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苦的中药通常并不是病人需要的,甚至有害,所以引起不快感。医学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吃多了对会导致中毒。但是,有利有害是相对的,特别对不同的病人可能不同。和前面结论相一致的事实是,如果某人为了治病常常主动服用某种中药,那么这种在别人嘴里是苦涩的中药,在它嘴里就会可口得多。就象花椒在四川人嘴里可口得多一样(花椒可以驱寒去湿)。
“你能说明辣椒和花椒由不好吃变为好吃,但是一开始――比如对于小孩――为什么不好吃呢?辣椒不是很有营养吗?”
我的回答是:有些植物为了保护自己,于是针对动物的感官产生某种刺激物质,这类物质要么对动物机体有伤害,要么和伤害性物质类似,于是使人产生不快感觉,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目的。但是人体在食用过程中渐渐“意识”到利益大于损害,于是渐渐产生快感。好象人体在和辣椒博弈,最后是双赢――人工选择使得辣椒更为广泛传播。
“烟酒鸦片对人体有害,可是它们为什么使人产生强烈快感。”
回答是:烟酒鸦片对人体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提神治病的一面,只是过量使用才害多利少。达尔文理论承认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折衷的结果,由于表现型的整体是选择的目标,所以不可能同时使表现型的所有组成部分按相同的程度改善,以致于在人体留下了被烟酒鸦片侵害的隐患。
近年来,外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酗酒、吸烟、吸毒所以会上瘾,是与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有关。有关研究表明:多巴胺就像血清一样,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将神经元的信息从大脑中的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血清素与情绪的悲伤和低沉有关,而多巴胺则与兴奋和欢快有密切联系。有时一个拥抱、一个接吻、一句赞扬的话甚至赢了一副扑克牌都会引起多巴胺的升高,那种强烈的兴奋情绪就像毒品的作用一样[1]。
由此看来,烟酒毒品的危害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多巴胺取代和减弱了原先快感机制产生的多巴胺,导致人的错误追求。人体的缺陷在于在于不能根据多巴胺的来源决定快感的产生。但是达尔文理论相信,如果一种构造害多利少,那么它迟早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人类对烟酒鸦片的享用历史还很短,人的快感功能和新的需求关系暂时还不太适应。因为不难想象,特别嗜好烟酒鸦片并因而导致身体损害的人将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使得只有和新的需求关系相适应的快感功能得以保留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