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史上历来的努力――寻找心理满足

对于极端的感觉主义者来说,美感的产生是由于物性,只需分析物性就是了,无需另外寻找原因。这种看法的问题是:假如物体本身就有美的属性,人为什么会长成相应这一属性产生美感的感官或心理?持美在物体本身看法的人要么对这一问题避而不谈,要么象毕达哥拉斯派那样把原因归于神,自从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及现代遗传学被确立,还一问题变得更加尖税。感觉派的另一不能令人满意之处是难能解释美感差异。

而对于大多数哲学家,特别是理性主义哲学家来说不然,寻求美感必然性是理性的当然选择。当这些哲学家着手解释美感产生时,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把“满足产生快感”的规律拿在手中了。

美学史上,关于美感产生的原因,一直存在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的对立。早期的理性主义者也大多是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的观点最早起于苏格拉底,他明确地说美在于有用。随后的许多哲学家虽然不说美在于功用,而是说美在于善。这里的“善”比“有用”含义更广,一般指好、完善、以及其他欲念追求的对象,因而“美在于善”的说法本质上还是功利主义观点。属于功利主义的美学家有:苏格拉底、普洛丁――肯定善在美的后面(3】,58)、休谟、夏夫兹博里(感觉主义兼功利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社会功利主义者)。

功利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美感必然性,比如说:人之所以长成相应的美感功能,是为了促使人追求善,使生命力得到发展。这种看法和自然选择理论或关于生物构造的功利主义也是大体一致的。

功利主义者关于美感原因的解释如休谟所说。休谟写道:“很显然,没有什么品质能比肥沃更能使一片田引起快感,肥沃和价值虽然都涉及效用,而效用又涉及财富,欢乐和富裕,我们尽管不能和业主分享这些,但是通过生动的幻想,我们仿佛置身局内,在某种程度上和业主分享这些。”“很显然,房子之所以美主要就在于这些细节。看到便利就想起快感,因为便利就是一种美。但是它究竟是怎样引起快感的呢?这当然牵涉不到我们自己的利益,但这又实在是来自利益而不是来自形式美,那么它之所以使我愉快,只能由于传达,以及由于我们对房主的同情。我们借助于想象,设身处地想到他的利益,因而也感到这些对象自然会感到的那种满足。”(3】,110)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类似解释(3】,258) 这种解释正是社会功利说所需要的。

柏克(北美)认为“意欲的满足有两种方式,一种可称为现实的方式,另一种则是梦幻的方式”;审美价值属于后一种,“艺术的本质在于想象中满足欲望”【26____这是用虚幻的满足代替现实中的满足。这种解释把生理满足也包括进来了。

对此,感觉主义者博克对功用说的批判是:“如果这个学术是对的,猪就应该是非常美的,因为因为它鼻子尖,鼻端软骨很坚韧,一双小眼睛陷下去,这些和头部构造很适宜于拔草根……”接着他肯定说美不是理智的产物,我们无需想到效用就受美的感动。(3】,120)

桑塔耶拿有类似的批判:“有时候,我们听说,有用本身就是美的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某些形式的适用优点的感觉,就是在审美上称颂它们的理由。据说马脚所以美,因为合适奔驰;眼睛所以美,因为生成观物;房屋所以美,因为便于居住。这个顽强原理的一种有趣的应用……_____色诺芬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吻说出来。苏格拉底拿自己和同席上一个行将接受美貌奖的青年相比较,就说他自己更美而更值得桂冠之奖。因为有用造成美,那么,象他的容貌,眼睛在脸上浮突出来,是最有利于观物;鼻孔空阔敞开,是最适于嗅觉;嘴巴宽广而容积大,是最适合于饮食和接吻。现在,既然这些相貌是丑得可怕的,这个证明它们应该是美的原理,就是荒唐可笑了。”(3】,287)

功用的意思有两种,一是相对审美者而言,一是相对造物主或对象自身而言。以上批判可以驳倒后一种功用,但是不能驳倒前一种功用。而美学的功利主义主要是肯定前一种功用。我们可以反驳:猪鼻子和苏格拉底的大嘴巴对审美者来说无用,所以不美。可是此外,功利主义还有三大问题:

1)对审美者本人有用的东西并不都是美的,并且美感强度也不因为对象有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比如普通的衣食工具有用,但无所谓美丑;太阳远比月亮有用,但却往往不如月亮美;生肉往往很有用,可是往往不美…… 另一方面, 茅坑有用,蚯蚓有用,可是很丑。

2)如博克和康德所说,美感产生时,人并不考虑对象善还是不善,有用无用,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或合乎人的目的,比如面对一幅风景画或观看时装模特表演时;如果想象满足,产生的快感只能是喜悦感或某种生理快感,而不是美感。

3)如桑塔耶拿所说:美的对象即使是善或有用的,但通常并不对审美者本人产生功用。 我说:是的,比如山林原野对于囚犯,舒适的家园对于流浪者,美丽的姑娘对于一厢情愿的痴心人。人何以会产生美感呢?这一问题最为关键。

黑格尔否定美感和欲望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功利主义美学的的批判。他写道:“在这种对外界世界其欲望的关系之中,人以感性的个别事物的身份去对待也是个别事物的外在对象,用它们来维持自己,利用它们,吃掉它们,牺牲它们来满足自己。在这种消极的关系中,欲望所需要的不仅是外在事物的外形,而是它本身的感性的具体存在。欲望所要利用的木材或是要吃的动物如果仅是画出来的,对欲望就不会有用。”(3】,206)

反功利主义者的逻辑推理是:

1)     满足是快感的原因_____默认的前提;

2)     美感产生时没有任何关于功用的满足或想象满足;

3)     所以美感和功用无关。

感觉主义不解决美感必然性问题,但是它对美感特殊性的看法要好得多。功利主义相反,它解释美感必然性要好一些,但是和经验显示的美感特殊性不相吻合。为此,一方面,感觉主义向功利主义靠拢,比如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_____认为美和善、功用是一致的,感官可以直觉到善,从而产生美感。甚至象博克这样的感觉主义者也试图寻找美的内容原因,并且说美和喜爱情绪有关。另一方面,理性主义向感觉主义靠拢, 同时用某种精神胜利或心理满足代替功利需要的满足_____这就是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肯定满足(合目的),但只肯定单纯的心意满足(主观的合目的);康德肯定理性,但却认为美感不借任何概念而产生,仅和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相关。康德写道:“发现一个对象的善,我们必须知道对象是怎样一个东西,这就是说,从它获得一个概念。去发现美,我就不许要这样做。花,自由的素描,物任何意图地相互缠绕着的、被人称作簇叶饰的纹线,它们并不意味什么,并不依据任何一定的概念,但却令人愉快满意。”(3】,153) 

席勤发展了这种看法,认为审美是由于人摆脱了现实束缚,理性和感性统一,从而把形式本身当作满足需要的对象,“这些对象使他满意,不是因为它们满足一种需要,而是因为它们满足已经在他胸中说话(尽管声音还很轻微)的一种法律。”(3】,183)

黑格尔,据说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感产生是因为:理念或人的意识外化出感觉对象或自然界,由于外化得很成功,对象显现出理念, 或符合人的意识,对人“不能保持任何独立的力量”,人照观对象时,“他就满足了上述那种心灵自由的需要”(3】,204),“心灵受它感动,从它得到某种满足”(3,206)

以上诸位看法通常被称之为德国古典美学。注意:这里还是用心理满足或精神胜利来解释美感的原因。究竟满足了什么呢?说得很神秘,可是在我看来完全是大愚若智!

克罗齐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但是有所修正,他不认为美感因为对象如何符合人的理性认识而产生,而是认为,是因为人把对象在意识中成功地表现出来而产生,认为“丑和它所附带的不快感就是没有能够征服障碍的那种审美活动,美就是得到胜利的表现活动。”(3】,290)___这和康德、黑格尔等人一样,是用意识活动中的满足代替现实生活中的满足,用精神胜利代替功利意识。

德国古典美学在美学上既表现为理性主义,又表现为形式主义,反功利主义。尽管黑格尔也强调形式和内容统一造成美,但是他强调的只是统一本身,而不问内容本身如何____比如善还是不善。其实形式和内容统一,出类拔萃或典型等,都可以看成是较高的形式,只是把握这些形式不只需要感觉,而且需要认识。就美感特殊性而言,德国古典美学比功利主义的解释要好为一些(因为避免三大困难),就美感必然性而言,它比极端的感觉主义解释要好一些。但是它获得的对美感特殊性的较好说明是以牺牲对美感必然性的说明为代价的。为了获得前者,它否定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代之以单纯的意识活动需要;否定内容,代之以形式;从而它对美感必然性解释就远不如功利主义的解释有力了。比如人为什么有一些是这样而不那样的主观的目的或理念,并且为什么对象形式符合这样的目的或理念,人就产生快感?回答只能是神秘的。因而就美感必然性来说,功利主义美学,比如车氏普氏的美学还是要好一些。对于唯物主义者,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来说更是如此。

前面讲过,李泽厚等人提出实践美学正是为了兼取德国古典美学和车氏普氏的功利主义美学二者之长,即既考虑到美感特殊性,又考虑到美感必然性。然而要解释现实中的审美现象却非常困难。原因是该理论还是用“满足产生快感”的规律解释美感,说美感是因为某种精神胜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然后人通过对象上的合规律性且合目的性的形式看到自己征服改造的成功,于是对自己加以肯定,由此获得心理满足,从而产生喜悦;由于“积淀”的原因,现在人一看到这些形式便产生直觉式的喜悦_____美感。然而这种美学观的问题是,理论和审美经验相差太远。比如如何解释含羞少女美而举重运动员不美,原始森林美而高楼大厦不美?

实际上理论与经验事实不相吻合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致,美学史上历来的努力都是力图通过种种附加说明,使对象(审美经验事实)符合规律(满足产生快感规律),其结果,不是现实中的对象,而是某些被扭曲了的对象和规律吻合了,当人们再用此规律解释日常审美现象时,不协调自然就出现了。可以说,近代美学家的全部努力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说明美感是怎样因对象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现实生活或意识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满足就用“想象别人满足”代替(这是休谟);找不到有意识的满足就用无意识的满足代替(这是弗洛依德);找不到现实的满足就用的想象中的满足代替(这是柏克);找不到个人满足就用社会的满足代替(这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满足就用意识活动中的满足或精神胜利代替(这是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等人),找不到任何满足就用意志欲望暂时休息___这仍然是一种满足___代替(这是叔本华);既找不到个人现实中的满足,甚至也找不到社会功利需要的满足,于是就用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胜利来代替(这是李泽厚)

反功利主义代表桑塔耶拿看来是非常坚定的直觉主义者,其结论居然也和德国古典哲学异途同归,用某种神秘的心理满足解释美感。他写道:“这快感不是对事物的实用效果,二是对它的直觉;换句话说,美是一种最高的善,他满足一种自然功能,满足我们心灵的一些基本需要或能力…”(3】,286) 可见“满足产生快感的规律”在哲学家们头脑中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

哲学家们转来转去,就是不肯放弃“满足产生快感”规律,这种情形就好象是当初托勒密等人(肯定太阳绕地球转)为了解释某些行星如何绕地球转,不得不给它们加上一个,两个乃至几十个本轮(围绕沿基本轨道运行的一点旋转的轨道叫本轮,比如月亮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是基本轨道,月亮绕地球转的轨道是一本轮)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看清美学家们如何尊重满足产生快感的规律并由些陷入迷途,我们再看一看博克和康德对崇高感产生的解释(至今仍占统治地位)

博克认为崇高和自我保全竞争心相关,“任何东西只要能提高一个人对自己的估价,都会引起对人心是非常痛快的那种自豪感和胜利感。在恐怖对象而没有真正危险时,这种自豪感就可以被人最清楚地看到,而且发挥最强烈的作用。”【26

康德继承了这种看法,认为崇高感产生是因为人面临险恶势力但又自觉安全,不受对方支配。“对自然独立”,“有一种超自然的优越性”(3】,101)。可见,两人都是用句尊心,好胜人心及自我保全需要的满足来解释崇高感产生。博克这样的感觉主义尚且如此,可见满足产生快感的规律如何深入人心。

然而事实上,崇高感产生时及这以前片刻,人并没有任何满足,说有什么满足那是硬“找”出来的。比如,面临滚滚而来的风暴雷电时,只要你立意不屈,你就会产生崇高感(原因后面谈及),这时人既没有自觉安全,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优越性。当风暴雷电过去或减弱时,人经历了考验,可能自觉安全,也感到优越,但这时崇高感反倒不可能产生或不如以前强烈。

美学史和自然科学史提醒我们,满足产生快感的规律是有问题的,必须对它进行批判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