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如何回避拉马克主义?


    二十多年来,中国美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李泽厚美学理论为代表的实践美学观。这一观点以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的自然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论述,以及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论述为指导思想,结合主观说和客观说两方面的长处,综合发展而来的。
李泽厚把自己的观点明确表述为"美"的三个层次(参看李泽厚的《美学四讲》【20】和祝东力在《美学热》 中的评价)﹕
    1)审美对象(美是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
    2)美或审美性质(美是对象的客观自然性质);
    3)美的本质=美的根源(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因此是客观的、社会的)。
    李泽厚以这"三个层次"总结了朱光潜(审美对象)、蔡仪(审美性质)和他本人(美的本质)的学说,吸收、综合了对立派别的观点,形成了实践派美学最成熟的表述形态。
但为什么某些形式,比如一定的比例、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等,就会具有审美性质呢?为什么它们能够普遍必然地给予人们以审美愉快呢?实践美学的回答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对象上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于是产生胜利喜悦。这种心理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理性转化为直觉,内容凝结在形式上,以致于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直觉,由对象的形式产生美感。
肯定当前的直觉来自历史上的理性,显然,这是理性主义和感觉主义矛盾的产物。我们前面特别分析过,喜悦感的对象是事件,必须用一句话表达;美感的对象是形象,只需用一个词或带修饰的词表示。两者逻辑上不同,说一个可以转化成另一个缺少说服力。后面将说明,这种观点还必须从拉马克进化论那里寻求支持。
    在实践美学代表人物李泽厚那里,开始被推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在生活和美在社会功利的观点,以及普列汉诺夫的物质需求决定审美意识的观点逐渐被康德和黑格尔的观点所取代。后来李泽厚欣赏的不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是生活",而是康德的"美是含有意味的形式" ,美不再和人的生存需求有关,而是来自黑格尔式的精神胜利――人在对象上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被肯定。在这里,人类的物质需要被纯粹的精神需求所取代,这正是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矛盾的产物,最终是反功利主义占了上风。
    既肯定美的本质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又象朱光潜那样肯定个人意识和情感对美感的贡献; 既肯定美的历史意义和主观因素,又肯定对象美的客观属性。个人和社会,主观和客观……各种矛盾都在这里集中了。这么多的矛盾之所以在理论上似乎说得通,关键在于"实践"是个联系极广、可塑性极强的词,似乎什么都能解释。然而实际上,什么都没解释清楚。比如,草莓美,性感女郎美,寒夜篝火美,沙漠绿洲美……(参看本书彩色附图), 这一切是和人类实践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回到生物学问题上来:假设人类有或者没有实践美学所肯定的那种美感――由精神胜利引起的喜悦以及他的直觉形式:美感――人类生存有什么不同?自然选择为什么会导致个人欣赏人类本质力量的审美感官?实践美学家可能会回答:因为美感可以激励人进一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提高人类生存能力。
    我不认为这种回答有说服力。如果说提高人类生存能力,获取物质财富比战胜对象更加有用,为什么偏偏避开物质因素,仅就某种精神胜利产生美感?这和达尔文理论也有不协调的地方,之一是:个人服从人类的说法不符合达尔文结论:自然选择只保留对个体有益而不是对物种有益的变异;之二是:说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造成的审美心理积淀到个人身上,这种积淀说很难回避拉马克主义――认为表现型变异可以遗传。
    从不久李泽厚的访谈录看,李泽厚的观点也有变化 ,现在更多地肯定个人情感而不是人类理性;肯定人的物质需求,特别是吃饭,而不是神秘的精神需求。这些变化在我看来太可爱了。我相信李泽厚迟早会看出,他要找的美的规律就是老百姓早就知道的――"喜欢就美"。


[1] 见香港人文哲学会网页: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73-09.txt

 

[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网页: http//www.wangf.net/cgi-bin/lt/view.cgi?forum=11&topic=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