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说――从毕达哥拉斯派到蔡仪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比例,“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3】,14-15)当今许多人说黄金分割比例0.618是最美的比例,就来源于此。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强调美在于比例,在于联合和对立造成的和谐,但是却认为美是相对的,最美的猴子比起人类也是丑的,最智慧的人比起上帝来说也是丑的。(3,15-16)

美学客观说的系统阐述最早出自博克,他说:“就大体说,美的性质,是因为只是些通过感官来接受的性质,有下列几种:第一:比较小;其次,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分不露棱角,彼此象融成一片;第五:身材较弱,不是突出地现出孔武有力的样子;第六,颜色鲜明,单不强烈刺眼;第七,如果有刺眼的颜色,也要配上其他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3】,122

但是,象我们前面讲过,博克也肯定美和爱的情绪有关,不过他认为美导致爱,而不是象常识的告诉我们的那样,因为可爱才美。博克还说过:“最动人的美是多愁中的美,其次是含羞红脸。”(【3】,120 这表明博克也是矛盾的。多愁含羞显然是内容的原因。实际上说多愁和含羞美,并不代表大家的观点。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比多愁美,脉脉含情或诱惑的眼神比害羞美。这也正说明美不在于客观,而在于个人需求及其所好。

客观说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是蔡仪。蔡仪先生最著名的观点是:美在于典型――典型是因为个别中见出一般。我觉得这个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似乎有某种联系。蔡仪显然看到了,要解释美感的原因,光肯定对称,比例,和谐等客观属性是不够的。肯定美在于典型,同时也肯定了美的内容原因。比如,说美的人物是代表了先进阶级或体现了人类理想的人物,那么典型就不只是纯粹客观的性质了。而是和观赏者的阶级、地位以及理想有关。

客观说通常面临的批驳是:典型的不都美,比如再典型的苍蝇也还是丑的;美的也未必典型,比如:微笑的表情比嚣张的表情美,不管是不是典型的微笑,结论都一样。我以为典型说具有某种合理的成分,但是典型远远不是美的本质或美感的真正原因。

现在我们回到生物学提出的问题:就算对称,合适的比例,光滑,小巧……,以及典型本身是美的,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相应的感官,从而欣赏这些美的性质?自然选择不赋予人的这种感觉功能为什么不行?

典型论者可能说:典型往往是理想的,它们引起美感可以激励人为理想而奋斗,得到更多的对生存有利的结果。如果这样,那还不如说:美在于理想,在于合乎人类需求――这正是本书肯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