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结论是:进化原理只有一个:适者生存原理;按美选择仅仅是适者生存原理衍生出来的产物。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推广到生物学领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动物审美现象,动物美感之迷不难破解。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历史观。它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的总和。
本书开头讲过,笔者多年前在大连自然博物馆看到关于孔雀食性的说明:“最为嗜好的是浆果”(浆果也就是葡萄,樱桃,冬青树果子之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动物美感功能的想法从此产生。一个显然合理的解释是:孔雀和外界的需求关系选择了孔雀的美感功能,对浆果有美感的孔雀对浆果寻求更有动力,于是得到更多的保留――这是存在决定意识;孔雀的美感功能一旦形成,就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因为雄性孔雀长有类似的羽毛能引起此雌孔雀的美感,于是更能在性选择中获胜,于是得到更多保留,以至于雄性孔雀羽毛越来越带有与浆果形状类似的羽毛――这是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当然孔雀的反作用远不能和人的意识反作用相比,人还能按理想改造现实;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两者有相同的本质)。
但是,根据后面的需求和美感相互促进模型,我们要对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反映来一个修正,那就是: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审美心理反映的不是现实中已有的东西,而是现实中缺少的东西,因而是更加理想化的东西。由此我们才容易解释为什么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艺术发展往往不平衡。也正是这一原因,孔雀的羽毛现示的“浆果”比现实中的浆果更大,因为那才是它们理想的,更为需求的。
无独有偶,孔雀雉羽毛上也有类似的“浆果”。孔雀雉实际上不是孔雀,而是和野鸡一样,同属雉类,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种子和果实。我敢推断:纯粹的食虫鸟身上决不会有这类羽毛。
随着有意识的寻找,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类似现象。比如上一节插图中的流苏鹬,其胫部羽毛外观就和某种蚌壳外观非常相象。而流苏鹬正是以水生动物为食。不难想象,它们和蚌类的需求关系造就了相应的美感功能,长有和蚌壳相似羽毛的雄性从而得到更多的选择和保留。更多的鸟类审美现象,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