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我有幸进了南京航空学院(现在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习飞机制造――这只是服从分配的结果。因为“社会关系不好”,我决不敢报这类和军事有关的学校。录取后的好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让同乡知道,生怕有人写人民来信。因为对文学的兴趣,我看了许多文学名著以及文学期刊,顺便也看了一些美学文章。因为山林中的思考,我一接触到各种美学观点,就觉得它们离科学太远,肯定不对。我一开始就认为,美学问题根本上就是美感问题,而美感问题根本上就是美感功能发展变化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应该从达尔文理论中寻找答案。正好我的同班同学及团支部书记刁玉章从图书馆借来《物种起源》一书,我觉得我早该看这本书了。《物种起源》的阅读使我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令我兴趣的是其中有大量的关于动物美感的讨论。
千万年前,地球是一个荒凉的不毛之地,如今花朵纷繁,果实艳丽,鸟雀展现出华 丽的羽毛,这一切为什么会出现? 达尔文说明,生物的一切构造都因为有利于自身生存而存在发展;花朵的香味和艳丽是因为能召引昆虫为之传粉,从而被选择保留的; 果实的甜和美是因为能召引鸟兽吞食从而为之传播种子,从而被选择保留的;鸟雀的华丽羽毛是因为能赢得异性的喜爱,以至在性选择中获胜的。但是昆虫鸟兽为什 么会有相应这样一些东西而不是那样一些东西产生香甜等快感的功能或心理呢?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最简单的美感,就是对于某种色彩, 声音或形状所得的快感, 最初是怎样在人类及低等动物心理中发展的呢? 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假如我们问为什么某些香和味,引起快感,而对别的却感觉不快,这是同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在这一切情况中,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多少有关,但在每个物种神经构造里面,必定还有某种基本的原因存在。”(【1】,124-126)
达尔文终于在他的第二本书《人类由来和性选择》【2】一书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法――提出性选择以及按美选择原理。而在我看来,这并没有解决动物美感功能的产生问题。 在适者生存原理或自然选择原理之外添加一个按美选择原理,这就大大削弱了自然选择原理的普遍意义!
一方面,美学需要生物学作为基础; 而另一方面,生物学本身在美感问题上被难住了。为此我阅读了大量的美学著作,包括李泽厚的《美学论集》,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北大出的《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因为美学涉及反映论问题,我同时看了不少关于一般感觉特别是色觉的书――这导致了我后来在色觉理论和广义信息论等领域的其他发现。
我相信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生物学功利主义是正确的。问题是怎样使各种审美现象(人类的和动物界的审美现象),特别是美学中的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的矛盾,得到合理解决?生物学的功利主义就是肯定:生物的所有构造(包括感觉和感受功能)因为对生存有用而存在发展. 美学的功利主义是:对象美是因为有用。美学的功利主义观点最初由苏格拉底提出并宣扬。肯定生物学的功利主义自然要肯定美学的功利主义。 比如,说苹果葡萄美是因为它们对人体有用(美学功利主义);而人的味觉快感和美感功能是促使人吃葡萄苹果从而获得营养,因为这对生存有用(生物学功利主义)。两者是相关的。
然而美学的功利主义有几个致命缺陷,因而遭到历代许多哲学家的批判,包括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批判。可以说美学史主要就是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的争论史。功利主义的缺陷之一是不尽符合审美常识。比如:苏格拉底由“美在于功用”得出结论:他的大嘴巴有用,因而是美的;粪筐有用,因而是美的。而这显然违背审美常识。功利主义的缺陷之二是:经验告诉我们,美感来自直觉;审美时,对对象功利的考虑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比如一厢情愿的小伙子爱上某个姑娘,看见就产生美感;他如果考虑对方如何有用,如何带来其他幸福,那么他得到的要么是某种幻想的满足,要么是失望的痛苦;这些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
要同时弥补这两个缺陷似乎非常困难。为弥补前一个缺陷,可以这样解释:有用要看对谁有用,应该是对欣赏者有用才美;苏格拉底的大嘴巴是对他自己有用而不是对看的人有用,因而不美。粪筐对使用者有用,而对别人不然。然而,如果肯定对象对审美者个人的功利性,要弥补第二个缺陷似乎更难。因为审美对象通常并不已经或将要对审美者本人产生功利。比如流浪汉眼中别人的安逸家园是美的,但是别人家园的功用,审美者是得不到的。
为此,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等人将美的功利说发展成社会功利说,用以弥补第二个缺陷。比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我欣赏别人的农田,虽然没想到是不是属于我,卖钱是否进入我的腰包,但是我却不能不这样想:谷子长得好极了,这将给人们带来多少幸福啊!(【3】,258)
我国的美学家曾经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然而随着对西方美学更多的了解以及对审美的细致分析,这种观点也渐渐被丢弃了。原因是:想到谷子给社会带来多少幸福,这种感觉根本就不是美感,而是认识快感――喜悦感。代表这种转变的是李泽厚的观点变化――由社会功利说变为实践肯定说。这种观点不再用功利解释美感,而是用某种精神胜利解释美感。按照这种观点,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成功了,在对象上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于是产生快感。怎样解释美感的直觉性和先天性呢?李泽厚提出积淀说,通过积淀,人类历史上实践成功的喜悦感就转化为美感;认识快感就转化为直觉到的形式美感。在我看来,说人类社会实践转化为个人审美心理的说法违背生物学结论。现代遗传学告诉我们,由于用进废退的原因导致的表现型变异不遗传。而小孩生来就有美感,无需任何文化教育,积淀途径何在?再说:看到实践成功的喜悦感是认识快感,和美感本质上不同,说它积淀成美感缺少论据。
大多数理性主义者一开始都肯定美和功利相关,而审美对象的功利性离不开人的主观认识。可是主观认识并不有助于美感产生。审美时,认识产生的喜悦感或失望之痛苦反而会破坏美感,比如流浪汉看见别人的安逸家园时。于是理性主义者便转而寻求某种认识满足或精神胜利,比如说:因为“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还是用喜悦感解释美感),因为对象“主观地合目的”。这些观点只能使问题更加神秘,事实上不解决问题。美学的困惑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