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OCR于《编辑学报》1999年8月11卷3期,184-186页,顺向作者和编辑部表示谢意。文中如有误,请以原文为准。--编者
----

审稿是否可以公开了?



钱寿初

关键词 审稿 公开 质量

钱寿初,编审,《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100710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
收稿日期: 1999-03-25

摘要 传统审稿方法弊端多,道德上似有不妥。公开审稿实事求是、公平、透明,国外已经开始采用。多数的审稿人同意向作者公开自己的姓名,作者也赞同公开审稿。公开审稿中,受过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训练的年轻学者的审稿质量比较高。要找到一种测定审稿质量的方法,仍需深入研究。


国内医学期刊大多采取封闭式审稿制度,沿袭已久。审稿目的是由专家对来稿提出意见,作为编辑或编委会选择稿件的依据。这种过程历来带有神秘的色彩。作者不知道自己的稿子由谁审读过,而审稿人却知道作者是谁、属何地、何单位。这种方法叫单盲审稿。如果审稿人不知道作者是谁,在何单位,作者也不了解审稿人的身份、背景,则为双盲审稿。国内外采取的方法大同小异,这种暗里操作过程还作为编辑人员必须执行的行为规范。


审稿已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评判制度成为确定科研工作价值、前景、作者学术地位、提升、甚至今后研究资金分配的基础。此外,审稿有确立刊物学术形象的作用;论文一旦刊出便赋予论文及作者合法性。审稿对科学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如此,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至今在科学层面上却不能证明审稿自身是否真正起作用。


1 审稿的现状


生物医学刊物编辑认为审稿是生物医学科学进步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区分稿子的优劣,研究工作的长短。审稿过程和论文修改,有教育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作用,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编辑通过审稿意见了解文章内容的可靠性、原始性、相关性,是否适合所投刊物。因此,他们认为审稿人在审稿中起控制质量的作用,希望发现好稿子,经审稿提高稿子质量,发现人才。但这种期望往往只是编辑一相情愿,现实并非那么美好。


十多年来,国内外各种审稿的专家会议开过不少,有组织主办研讨班、培训班,发表的文章涉及审稿的各个方面,褒贬不一。许多人指出审稿制度的缺陷,但又苦干找不出理想的办法。目前,沿用的审稿方法速度慢、费钱、费力、主观片面,或为人滥用、难以发现如研究失误、作伪、剽窃、欺诈一类重大缺陷。这些《英国医学杂志》前主编Stephen Lock的专著《难于平衡》(A Difficu1t Ba1ance)[1]中已有详尽披露。先后三次国际性生物医学审稿大会及会后JAMA的三期特刊[2-4]也有专题总结,类似文章有很多介绍,还有这方面的专著问世[5],但都在探索之中。编辑在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时也有主观片面的倾向,在出现利益纠葛时,面临应该如何处置的问题,需要自律。


2 审稿研究


真正称得上有水平的审稿研究始于90年代。首届国际生物医学审稿大会上[2],一些编辑检讨了审稿制度,指出各自在审稿中发现的问题。此后开过第二届会议。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审稿大会上[4],论文的特点侧重量化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集中在如何改进审稿制度上。


1990年前,有关生物医学审稿的文章都是以描述、观察为主。文章议论多,或作推测、假设,而缺少证据材料。有些文章推测,盲法审稿(blinding),审稿人署名(signing),或审稿人之间交换审稿意见(unmas-king)可以增强客观性,从而消除偏见和差错,提高审稿质量。有人认为审稿质量好坏、高低与审稿人一些特征有关,如年龄、学术地位、专业职称,是否发表过一定数量论文。他们认为审稿中存在偏差和滥用,事例凿凿,且有增多的趋势。


B1ack[6]对审稿人作过专项分析,指出审稿人的地域因素、专业、高职称、学术地位与审稿质量关系不大,仅占8%左右。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曾经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训练、年龄较轻与审稿质量密切相关,而刊物编委会成员审稿质量较差。


JAMA审稿特刊上有几篇文章对审稿中偏差增多表示担忧[7,8]。因偏差,审槁失去了公正性,这其中包括民族、种族偏差、语言文字偏差、专业偏差、还有性别偏差。另一种常见偏差是有意压制发表正面研究成果,这与专业圈内竞争有关。


国内有关论文均为正面肯定多,还是实行中求完善的研究,至于有量化的分析的研究几乎没有。但是已有探讨审稿人年轻化文章[4]

3 盲法、署名、审稿人交换意见


盲法审稿,有不少研究趋向否定, McNutt等[9]最早进行随机对照检查盲法及署名审稿。 1990年他们调查了投向美国一家内科杂志的连续127篇稿子,发现统计学上盲法提高了审稿质量,但编辑处理未能达到预定的要求,他们认为审稿人署名与审稿质量之间没有必然关联。该项研究有局限性,样本小,又受专科刊物限制,没有要求审稿人就审稿意见随机署名或不署名,缺少确定审稿质量的方法;另外未能排除审稿人就参与该项研究而出现的行为变化。这类调查有介绍不让审稿人知道作者是较好的审稿方法。这些都是规模比较大的调查,均没有发现明显好处,Van Rooye[10]等的重要文章,也未能证明盲法对审稿质量产生任何影响。她们随机选择投向BMJ 的527篇文章,内容涉及审稿人之间是否熟悉,是否知道本项研究是针对审稿的。后者排除了审稿人行为变化因素。由两名审稿人审稿,每篇稿子同时有署名和不署名各一份。按习惯方法测定审稿质量,盲法和匿名法对审稿质量没有产生重要意义。


另一项研究调查美国全国医学刊物,同样发现盲法、匿名审稿没有什么作用[11]。还有一项针对小型专科杂志的研究,发现匿名审稿,即便提高了质量,也只是暂时的,难以始终坚持到底;而且审稿人能够准确地猜出作者是谁,其准确率达40%以上[12]


审稿人之间交换意见,国内似乎没这么做。但是有的刊物有定期编审小组,成员定时集中在一起对审过的稿子进行最后裁定,这种做法也大致相似。国内的刊物往往将某审稿人的意见附上供下一个审稿人参考,做法有不同,性质一样。这样审稿也会出现失去公允的情况,或随机行事,附和等。尤其在审稿人面对面的情况下审阅一篇稿子,情况就很难说了。这种审稿不能一概否定,但毕竟是小部分人在决定一篇稿子的命运。


4 公开审稿


最近《英国医学杂志》作了一项调查[13],他们将审稿人的姓名告诉作者,调查者随机将稿件分送给两名审稿人,审稿人的姓名也随机告知作者或作匿名处理。编辑和作者对这些做法是一无所知的,审稿质量由另外两名编辑单独打分;对作者,则另用一套评定方法。其他项目包括审稿所需时间及推荐发表的意见等等。另外问卷调查作者对公开审稿的意见。结果2名编辑对125篇稿子中113篇打了分,作者对105篇稿子做了评价。随机让审稿人向作者公开姓名比匿名审稿(35%对23%)减少审稿人12%(95%置信限,0.02%~24%)。匿名审稿[3.06(SD0.72)]和公开审稿[3.09(SD0.68)]在质量方面(评分1一5级)没有显著差异(P=0.68, 95%置信限差异-0.19-0.12)。同样,推荐发表或审稿所用时间也未发现显著差异。编辑给审稿人的评分[3.05(SD0.70)]要明显高于作者的评分[2.90(SD0.87)](P<0.005, 95%置信限差异-0.26-0.03)。大多数作者倾向于公开审稿制度,调查者得出结论是征得审稿人同意向作者公开自己的姓名对审稿质量、推荐发表、审稿时间没有什么重大影响,审稿质量是保证的。但审稿人不愿意参加公开审稿的可能性有增加。但是公开审稿,在伦理道德上是一个突破。


早在5年前,《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就讨论公开审稿问题[14,15],有6位编辑应邀撰文发表观点。他们主张要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但没有反对者。其中有3位,包括Stephen Lock是完全赞同公开审稿这一制度的。十多年前,科技刊物上匿名撰写述评(editorial)很寻常,如《科学》 (Science)便是,如今已显陈腐。与此相似,审稿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也在发生变化,首先是伦理上的,要透明、公正,保证科学的完整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5 公开审稿的优缺点


反对封闭式审稿的人认为,由一些人在秘密状态下对别人的工作做重要的判断是不恰当的。这好比一个制度不全的法庭,“被告”在无法辨解的情况下,作出不明不白的判决。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极权主义或不民主。与之相关的观点如 JAMA 杂志副总编 Drummond Rennie[16]认为审稿人公开身份与“权利、职责是相联的,可提醒审稿人权利来自责任:赋予审槁人评判论文的重任不能有丝毫主观性,而应该作出建设性批评。”编辑部曾见过一些不负责,甚至粗暴的审稿,这类意见在作者身份明确,可能不一定写出来。审稿公开则将审稿人直接暴露在公众之前,为了自身利益,荣誉、名声,不得不负起责任,行为有了约束。封闭性审而人则为幕后操纵者,得不到学术上的利益,即更大范围的学术名气。公开审稿可以排除有人滥用审稿做手脚,比如在匿名审稿的名义下,剽窃、压制作者的研究。对编辑来说,选择审稿人更谨慎、负责,更自律。


当然,公开审稿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年轻审稿人不敢批评名家的研究工作,害怕遭报复。报复是多种的,怕批评名家自己以后得不到研究经费、提升、好的机遇。有研究发现年龄低于40岁的研究人员的审稿意见往往最中肯。通过公开审稿能挑选出最佳的审稿人。《英国医学杂志》(BMJ)发现,他们的作者绝大多数倾向于公开审稿,但有些审稿人则坦言,如果公开他们的姓名,他们就不参加审稿[17],还有些人则有选择地审稿。公开审稿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变革,同其他事物一样,真正完善要有一个过程,道德上的突破往往很难做到。只要一小部分人改变看法,年轻的审稿人就不会有惧怕和顾忌的心理。


走在改革前面的是BMJ从1999年1月开始,它就实行公开审稿。凡新稿的审阅,编辑部都将审稿人的性名告诉作者,包括编辑部审稿人员,还有统计学专家,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要将审稿人名单列在文章之后一起发表。他们希望从此建立一种全新的审稿系统,作者和读者在网上都能看到,双方均可发表观点。今后,审稿将会变成一种科学讨论会(scientific discourse),而不是现在这种结论式判决(Summry judgement)。通过公开审稿,使审稿真正对科学发展有所贡献,在电子化、数字化世界中有一席之地,使作者更贴近读者。在我国这也许不是遥远之事。


目前可实行的是无论稿件录用与否,可将审稿的原始意见及审稿人都告诉作者,在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审稿人姓名连同论文一并刊出。


6 编辑面临的问题


虽然有杂志在实行公开审稿,起码从研究开始至今迈了一大步,但不能说根本性问题已经解决了,如如何建立一种方法来确定审稿质量,而且这种方法是科学的。目前,研究结果都是初步的,不是长期的,最多只能称中期,所以研究人员还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大多数杂志处在观望,等待的状态,看别人怎么做,结果如何再定。有一点共识是研究审稿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要追踪它对稿件产生的影响,这是公开审稿正在做的。


审稿是审稿人、作者、编辑之间发生的社会行为,因涉及科技稿件,其特性是显而易见的,既要保证稿件的学术质量,又要使三者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需要一种公开而且又能起到监督和当事人又能自律的机制。公开审稿是否是一条出路,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Lock S.A Difficult balance: editorlal peer review in medicine.
London: Nuffleld Provincials Hospital Trust,1985.
2 Guarding the guardlans:research on editorial peer revielw:selected proceedings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I Congress on Peer Review in   BiomedicaI Publication.JAMA,1990,263(theme issue):1309一1456.
3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eer Review in Biomedjcal Publication. JAMA,1994,272(theme issue)91-173.
4 Third lnternatioaI Congress on peer Review in Biomedical publication,JAMA.1998.280(theme issue):213-306.
5 Godlee F.Jefferson T. Peer review in medicine.
London:BMJ Books (in press)
6 Black N,van Rooyen S, Godlee F et a1. What makes a good reviewer and a good review in a general medical journal?
JAMA,1998,280:213-233.
7 Sharp DW. What can and should be done to reduce publication bias?JAMA,1990,263:1392-1391。
8 Chalmers TC,Frank CS,Relman D,Minimlzing the three stages of publication bias,JAMA,1990,263: 1392-1393。
9 McNutt MD,Evans A,Fletcher R.The effects of blinding on the quality of peer review.JAMA,1990,263:1371-1376.
10 Van Rooyen S,Godlee F,Evans S,et a1.Effect of blinding and unmasking on the quality of peer review.JAMA,1998,280:234-237.
11 Justice AC,Cho MK,Winker M,et a1.Does masking author identity improvel peer review qualit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ai1. JAMA,1998,280:240-242.
12 Cho MK,JusticeI AC,Winker MA,et a1,Masking author identity in peer review:what factors influence masking success?JAMA,1998,280:243-245.
13 Goldbeck-Woods.Evidence on peer review-scientific quality control or smokescreen?BMJ 1999,318:44-45.
14 Fabiato A. Anonymity of reviewers.Cardiovase Res,1994,28:1134-1139.
15 Fletcher RH, Fletcher SW,Fox R, et al. Anonymity of reviewers.Cardiovas Res,1994,28:1340-1345.
16 Rennie D,Peer review in Prague JAMA,1998,280:214-215.
17 Smith R. Opening up BMJ peer review. A beginning that should lead to complete transparency. 1999,3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