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应有或将有第二次大变革?


 张时钊

2004年4月引自 http://www.chancezoo.com  

据考古发现已有五、六千年历史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开始是刻划在甲骨上,以后又描画在竹木简上的。这两种介质都较贵而重,文字也只能是少数人在重要时期用来记录大事的。那时的汉字字形,从金文到小篆,都是象形文字。到了汉朝,发明了纸。这种新介质,轻而贱,使文字得以逐步普及,于是发生了第一次大变革,即所谓隶变。隶变后汉字真正成了方块字,失去了原有的象形特征。以后的楷书、草书、宋体,都是这次转折性大变后的进一步发展。但横、竖、点、撇、捺、折的笔画结构,大体保持不变,已维持了2000年。

2000年之后,从二十世纪末期开始,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发展,使文字的介质由纸张逐渐过渡到全新的磁盘、光盘和计算机存储器,互联网更使文字的通讯功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显然,这一次文字介质的大变化,必然也会引起汉字的大变革,它应该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当然那不会是短时期的事情,可能也在百年以上。

我以上的论述,应该是很符合:物质条件决定或促使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一定也有人反对。首先,发明纸的蔡伦是东汉人(?-721年,据辞海上记载,纸在公元105年推广),而隶变发生在西汉,相传创造隶书的程邈, 生活在秦始皇时期,更有说隶书在战国时早已出现。那么以上说法在时间上不是因果颠倒了吗?其次如果这种理论成立,这次载体性质的变化太大了,汉字也该彻底变革,消灭方块汉字改用拼音文字,此真其时也。

我认为,这后两个说法都是不对的。但物质条件促使文字变革应该没有问题。虽然汉字的第二次变革性质如何,现在尚难逆料,但它的出现是必然的。我没有多少文字学历史及考古知识,有许多论述只凭自己的主观推测,可能与实际相去很远。但还是相信开头提出的论题。今进一步申述于下,请有识者指正。

过去历史上都说,纸是东汉时发明的,但近来考古在西安灞桥镇、扶风中颜村都出土了早期的纸,证明实际上早在西汉时就有纸了。纸质薄,很难在地下长期保存,所以发掘出的古代汉字,几乎都是在甲骨、器皿或竹木简上。很可能轻而贱的纸,早已与贵而重的介质一起使用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只是只有正规的、重要而需长期保存的文字,才刻在甲骨、碑石、器皿和竹木简上。这些要长期保存的文字特别简洁,所用的字数相对较少, 每个字则要小心的刻,慢慢地画,字体也就不用隶体。隶体本身就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创造的,它就用在大量非正规的文字材料中,这些材料大部分是轻贱的纸,未能保存下来。

隶体排除了大小篆中原来有的圆弧形线条,连一个点也不是圆形的。显然,要画圆弧,点圆形的点,要费时得多。书写隶体汉字, 运笔是可以逆笔藏锋,使端点呈自然圆形的,但不追求圆形。可以撇、捺、提、挑,使笔画粗细变化有度, 字体方正好看,书写流利快速。笔画形状也固定为横竖撇捺点折等少数几种,并形成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合理的笔顺次序。

从甲骨、金文到大小篆,字形多略显长形,长大于宽。这与当时的介质, 甲骨和竹木简是长条形有关。以后慢慢地转到纸张上,隶体字形也趋向正方形。原长方形的大小篆压缩成正方形的隶体时,横向笔画就要多于纵向的笔画。因为横多竖少,所以从隶体到楷书直到宋体,都是横笔细而竖笔粗。尤其是作为印刷字体的宋体,对比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木板印刷刻板时利用木纹有关。

字体的演变,一般是很缓慢的,以小篆到隶体为例,从隶体开始出现,到最后完全取代前者,可能持续几百年。在这段过渡时期中,必然两者同时存在,除了秦始皇统一文字外,这中间好像没有国家行政命令。而且,老字体并不是绝对退出使用领域,有时少量的重要的场合,可能还有意使用古字体,例如现在刻章或书法中,还会出现篆字。

历史文献一致公认,隶变是汉字字形的一次关键性变革,其他楷体、草体、宋体,都是在隶变之后,在隶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除了草体,各种字体的笔画都分横竖撇捺(及点)折几种。文献也都认定,隶变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快速书写。只有当文字普及,使用频繁时才有可能产生这样的要求,而要使用频繁, 只有在便宜的纸张发明了之后才有可能。试想,如果每次只在石碑上、铜器上刻少量的几个字,会需要快速吗? 就是在竹木简上书写,因为竹木简的准备就费钱费工,字数也不可能很多,也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唯有发明了纸,普及了文字,大家天天要写很多字时,才产生这样的强烈需求,才催生了隶变。

新技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新需求又催生更新的事物。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发展着。机械化、电气化……发展程度愈来愈高。电脑技术,数码科技,使文字载体性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不可能不影响汉字的前程。

实际上,新技术对汉字的冲击,早在电脑发明之前,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写字开始机械化,打字机被发明之后,就经受到了。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传到西方之后, 促使西文打字机的发明。西文只有几十个字母,打字机轻巧而好用。汉字成千上万,中文打字机虽然也造出来并使用了,但十分笨重,只能由专门训练的人员使用,不可能让普通人用来写信、打便条。所以五四运动时就提出了废除汉字,走拼音文字的道路。连鲁迅都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毛泽东也主张我们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刚开始使用电脑的时候,1980年前后,汉字软件还没有开发出来,这种呼声更高。饱受科技落后之苦的中国人,自然要迁怒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方块字,似乎这次方块汉字是难逃灭顶之灾了。

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只花了35年功夫, 就解决了汉字的“输入瓶颈”。显示器、打印机的点阵分辨率提高,使我们能设计出非常漂亮的汉字字形。汉字在电脑上很快就通行无阻了。于是反而升起“汉字优越论”,以对抗原有的新文字改革派。事实上,汉字在电脑里的基础远未解决好。而在新技术里没有牢固的根基,一时兴起的“汉字优越论”是难以反击新文字的。从表面现象看,当前电脑汉字至少有三个问题未能解决:1、乱码,影响可靠性;  2、排序、检索,这是信息自动处理必须的;  3、万“码”奔腾的局面,阻碍普及使用。

我认为,电脑汉字的种种问题,都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急于让汉字进入电脑,在选择编码讯号集时,慌不择路,选错了对象,对汉字本身进行编码。我们知道任何讯号通讯,讯号集必须元素少而固定。而汉字本身没有定数,而且数量至少在几万种以上(现在已收集到1013万),就不应该对它直接编码。勉强指定的汉字信息交换码,最多只能是临时的。现在这种只能做临时使用的标准有许多个,它们不可能很快统一起来, 更难长期固定,势必造成乱码。或者埋下“定量炸弹”: 一旦需要改变汉字集时,原有的已数字化的大量资料就成了问题了。按这条老路走下去,永远无法克服以下两难的局面:要保证通讯的绝对安全,必须限制汉字数量,固定汉字集,但这却使得汉字僵化了。不要说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也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为不管字符集多么大,总会发现有些古字、冷僻字、地方字、专用字没有收进去。只有选取汉字笔画作为信息交换符号集,只对笔画进行编码,以上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已经过试验,可以编研一定的软件,由4050种笔画组出所有汉字的平面图形,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电脑技术,文字介质性质的彻底改变,必然引起汉字的第二次大变革。但我认为这次变革不是消灭方块字,改用拼音新文字。新文字的试验推广,我们也进行了近百年了,未见成功。在别的国家,如日本,已进行几百年了,但还未能取消方块汉字。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除非受奴役压迫,或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了,是不会轻易抛弃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的。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事实说明,我们的汉字虽不绝对优越,但也确有许多拼音文字所不可能有的优点。(关于这些,我这里就不说了)。现在走笔画组字的道路,所谓汉字落后的方面都可以克服了, 我们为什么非要放弃它不可呢?

但是,未来百年内,中文会发生第二次大变革,应该是可以推定的。至于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能还没有人能预言。中文容许夹杂外文字母,可能是难免的,但过多地使用英文缩略语,我看以后会慢慢纠正的,因为缩略语在英文里都是常发生意义不清的。汉字的表音能力差,潘山子仁有一个“化拉丁”的方法,如果真的只变几个笔画就可以准确表音,自然会被接受。笔画继续简化不一定是方向,但有些少用的、视觉都不易很好鉴别的部件,可能会继续被其他简化部件所代替。有些难以在电脑上用简单的软件语句由笔画组成的结构,可能会有变化,如:“甫”、“戈”等最后一笔“点”, 可能省去或改变笔顺。部首“戈”的一横与左边部件中的横相连,“幾”中的斜钩升到两个“幺”之间,都是不好处理的,可能会改变。分词连写,有利于阅读, 应有相应软件处理, 以便推广。可能会产生新的虽难写但更易分辨而且美观的字体。每个笔画的名称可能会使用一个简单字形来表示,使它们可以当作字母用。不过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陕西省气象局  张时钊 20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