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虚拟现实形式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乔天庆

电子邮件:swdxhy@public.wh.hb.cn  

2002,6,9公布于 熵.信息.复杂性网站

http://entropy.com.cn 

计算机虚拟的二维图像、三维图象和虚拟现实技术是语言、文字、图画、符号、图像、音乐之外的新的信息表达形式,是一种全新概念的中介,因此它具有独立性。

1、计算机虚拟

计算机虚拟包括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二维图像、三维图像和在虚拟现实中展现的人机互动的三维环境。

计算机虚拟的呈现有三种类型:现实的(写真的,反映的);可能的(想象的,猜测的,推理的),或者目前无法检验的(如物理学的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时要保持自己的静止或直线运动状态的不变。);不能的,虽然这种影像描绘的场景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它的影像却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指向着不可能的能够。(如能够显现出死而复生的人;美国电影《黑客帝国》中从枪口射出但悬留在空中然后垂直落下的子弹,《精灵小鼠弟》中作为普通人家庭成员的小老鼠。)计算机虚拟的三个类型各自具有的特性是:确凿性,可能性,不能性。

2、哲学试释

①计算机虚拟中的矛盾统一

计算机虚拟使真实的、可能的甚至不能的情况统一到屏幕影像的不同场景中,都能以某种影像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现实事件、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对立在计算机虚拟里得到统一,都表现为影像这种类型的计算机虚拟,把科学地反映现实的同一性、幻象同一性、绝不能是真实实在的同一性交织到一起。这类似于《红楼梦》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那种境界。

计算机虚拟的确凿性环境使人不到故宫就能产生游览故宫的乐趣;使人不上波音747飞机就能驾驶747飞机(中东波斯湾战争中不少美国飞行员就是这样训练出来后就上战场的,这些飞行员还说在战场上和在训练场上的感觉一样)。这是一种直接经验形式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不是来自传统意义上的模型或实践,它不是直接经验,它恰恰就是来自计算机虚拟。

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间接经验来自身传、言教、图示、字意。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的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虚拟现实的确凿性影像显现的是可靠的知识,是科学地反映现实的同一性,能够产生人的正确思想,具有实践出真知的功能。

从现实出发其发展可能性不是唯一的。许多事实和理论都说明同一事物的未来结果是可以不同的。个人的成长发展方向因外因变化而改变;舆论对事态的导向作用;公司的重组方案;资金的投资方向等等。耗散结构论中的分支点理论说:“对于具有分支系统的任何描述都同时会有决定性的和概率论的两种因素。系统在两个分支点之间遵守诸如化学动力学定律之类的决定论规律;但在分支点的邻域内,则涨落起着根本的作用,并且决定系统将要遵循的分支。”[1]现实只是可能性发展的一种结果,是某个可能性得到了实现,它本来也许会发展成另一种结果的。虚拟现实的可能性影像显现的是可能的状态,它也可以引导人产生正确的思想。

计算机虚拟指向的不可能的能够并不是客观现实存在,它不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它只是全新的计算机虚拟,有点像在纸上画的饼,并不能够充饥。

计算机虚拟影像具有的的三个特性:确凿性,可能性,不能性,并不超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能与现实这对基本范畴。计算机虚拟中可能性与不能性的特殊之处是它的构想的影像化,并且这些影像甚至可能超出原来的构想效果,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发生的、在主体构想之外的影像,或者说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影像。例如表现混沌效应的劳仑兹吸引子,计算机产生的生物进化图[2],涂晓媛创作的人工鱼等,不一定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②虚拟客体与客观现实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但是计算机虚拟中的屏幕影像和虚拟现实技术使理性认识的产生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历史上曹冲用船舷的刻痕转换出大象的重量,世人推崇的《孙子兵法》,这些闻名遐迩的创见之中恐怕不会没有想当然的那般内容。在刑侦中,猜测、设想、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在数学里,从旧理论发展到新理论的事也是常有的,如悖论导致数学的发展,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用理想实验方法推理的结论也具有无法完全检验却又无法违背的真理性(如惯性定律)。真理在它一开始产生时,并不一定能得到实践的检验,而是依靠它自己的严密的逻辑性使人信服。

计算机虚拟的可能性和不能性影像超出了人原来具有的认识方式。尽管在事实上是不能实现的事物却明明白白表现在你的眼前,使人不禁怀疑眼前的场景是真是假。计算机虚拟的确凿性影像也超出了人原来具有的认识方式,它用影像表达出真实的、能经受实践检验的事件。在计算机虚拟中的各种场景既会是不能的和可能的影像也会是客观现实的影像,而那些可能的场景现在虽然不存在不等于将来也绝不存在。因此,计算机虚拟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认识途径,可以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计算机虚拟出发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使人的意识能动性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当然,一切真知都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种由计算机得出的新认识最后还要由实践来检验它是不是真知。例如在计算机虚拟中你可以用原子架构新的分子,可以改变基因,这些最后都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最后标准和唯一标准。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这个认识论的基本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3]人能够从计算机虚拟的某些超前反映能力以及所呈现的多种可能性出发进行合理的逻辑思维,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和感知,有效地改造世界,表现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在计算机虚拟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虚拟客体,人是主体,他与虚拟客体的交互作用突出了认知和感知并用,这使人的创造性得到新的发展,丰富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两个飞跃的内容。虚拟客体是效应性的,不一定具备现实性,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实现,即具有了科学同一性的时候才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由比特构成的计算机虚拟必须用现实世界中的原子实现后才能验证它的真实性。

虚拟现实中确凿性影像、可能性影像与不能性影像都使人产生“反映”,但是确凿性影像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能性影像经受不住实践检验。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4] “最一般意义上的反映是一个物质系统作用于另一个物质系统的产物,即后一系统的特性再现前一系统的特性。后者是反映者,前者是被反映者。物质既然存在着普遍联系和普遍的相互作用,所以一切物质都有反映的特性。一切物质都既是反映者又是被反映者。”[5]虚拟现实的不能性影像不能被实践系统所反映。

原子的东西只能用原子实现,意识对现实的反作用只能改变现实,不能生产现实。不能认为“现实性范畴出人意外地缩小了,统一性原则无可奈何地破缺了”[6]

西方持实在论观点者与持反实在论观点者都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解释自己的观点。国外也有人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使“本体论转移-实在转移问题变得更加明显了。”[7]对计算机虚拟的哲学诠释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③计算机虚拟与信息

计算机虚拟是如何得来的呢?是人脑将对象的信息以计算机能识别的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再用人的意志的信息作为控制信号编制成程序,经由计算机而实现的。

传统意义上的虚拟是人将自己的想法,包括情感和设想诉诸于视觉影像和声音形式,产生了神话、寓言、戏剧、山歌、诗歌、绘画、小说、测字、算命、相面、算卦、占卜,随着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电影、电视等表现形式。它们之中除了科学地、全面地、运动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内容以外其他都可以归入虚拟。传统意义上的虚拟都源自客观世界的信息、以客观世界的信息为基础,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人脑里的假设性重构。脑生理学告诉我们,客观事物会引起人脑的某个部位的生理反应,形成脑神经元的某些改变。即使这些反映是虚拟的它们在人脑里形成的脑结构的改变仍然是具体的、实在的。

同样,计算机虚拟也是源自信息。人将客观世界的信息和自己的意图用比特的0与1表达出来,构成在计算机里由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所组成的程序。程序由计算机进行操作,预置为计算机电子器件的初始状态,并随着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不断地快速改变计算机中各类器件组成的门电路的物理状态,这些物理状态的变化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的,最后又经由显示屏、打印机、机器人等外部设备表达出来,于是能得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虚拟。这些计算机虚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是确凿的、必然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的的确确的,为了描述这种全新的物理现象,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虚拟被人赋予了类似于“虚拟现实”、“灵境技术”那样的新名称。计算机虚拟引起了科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艺术设计创作者以至普通老百姓的极大兴趣,给予它大量的关注与投入,对它进行研究、探索或使用。

物质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它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8]物质“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制、摄影、反映。”[9]而对于意识,恩格斯说过“……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10]列宁则说过“……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特性之一。”“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的结果。”[11]在活生生的、各式各样的计算机虚拟面前,我们应该认为所有由信息产生的虚拟现实都是物质的。

 


[1] 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第97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2] 卡斯蒂:《虚实世界》,第114页,第434648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39页,人民出版社,19604月第4版。

[4]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81页,人民出版社,19604月第4版。

[5] 转引自查汝强:《二十世纪自然辩证自然观》,载《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第47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9月。

[6] 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光明日报,2000118B3版。

[7] 转引自曾国屏:《虚拟现实》,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7期,第22页。

[8]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第88页,第96页,第10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月第6次印刷。

[9]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

[10]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19页。

[11]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