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OCR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8,72页和封4。维纳不仅是控制论的创始人,也为信息论的创立做出了贡献。--编者,00,09

维纳科学思想的重新解读
— —评《维纳的科学思想方法》

王前
(沈阳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辽宁沈阳 110031)


对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维纳”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创立了控制论这门学科,而且这门学科是在一些学科领域的边缘地带发展起来的,因而维纳的思想方法就成了发展边缘学科思想方法的代名词。很多人对维纳科学思想的了解也就到这种程度,更多的情况似乎说不大清楚。然而,维纳的科学思想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有必要深入挖掘。因此,重新解读维纳的科学思想就是十分必要的了。徐炎章先生的新著《维纳的科学思想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适应了这样一种需要。这部书对维纳的科学思想作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诠释和讨论。


相对于牛顿的机械论自然图景而言,维纳的科学思想带来了人们思考自然方式的深刻变革。牛顿力学的世界是符合严格决定论要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以由一组数学方程式所揭示的规律严格精确地加以规定和测算。这种思维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大多数人,包括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认为偶然性、概率、统计这些东西与规律性从根本上讲是不相容的。

爱因斯坦1944年写信给玻思说:“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完备的定律和秩序。”然而,如果世界从根本上讲是符合严格决定论要求的,那就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人的活动都必须符合严格决定论要求,也就是说没有随心所欲,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选择和创造,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要有人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偶然性,就会改变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使概率、统计、不可逆演化成为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种思想从波尔兹曼、吉布斯那里就已经萌发,然而是经过维纳等人的工作才趋于成熟的。而且维纳将这种思想同控制、信息、系统、反馈这些今天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展示了当代系统科学的深刻思想渊源。徐炎章先生的这部书着力阐释了维纳的科学思想对人们思考自然方式的深刻影响,讨论了维纳科学思想的历史根基、演变过程和基本特征。这对于人们从科学思维方式变革角度理解维纳的学术贡献,是很有帮助的。


维纳的控制论是一项跨学科合作的成果,维纳本人也有过在不同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他学过哲学。心理学、数理逻辑、数学,生物学等学科,对科学史有精深的了解,能够同天文学家、电气工程师、神经生理学家、计算机设计专家等等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卓有成效的合作。徐炎章先生将维纳的科学交叉思想方法概括为“学科交叉,‘异中求同”’、“人员交叉,才识互补”。“方法交叉,智力激发”,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维纳来过中国,在清华大学当过客座教授。他与我国学者李郁荣的合作成果写进了他的专著《控制论》,成为控制论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维纳的成长经历给人们带来许多思索。按照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会培育出控制论这样的学术成果吗?维纳不到12岁就上大学,不满15岁就获学士学位,刚到19岁就成了博士。

像这样的“昔日神童”我国也曾有过,但他们中间好象并未有谁获得过像控制论这样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很多人心目中,学贵在“专”而不在“博”,博士应该成为专家。像维纳那样今年学哲学,明年学生物学,后年又去学逻辑和数学的做法,很可能被专家们认为是“不着调”之举,不像个做学问的样子。

至于维纳组织的跨学科合作,现在我国不少学者当然也很欣赏,但实施起来困难很多。除去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之外,人们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就构成了很大的障碍。多年来,“文理分家”的倾向给我国青年学生和科学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消极影响。维纳曾讲过,“现在是通讯和控制的时代”,换句话说,是跨学科成果发挥主导影响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因循旧的专业划分,忽视通才教育和跨学科合作能力的培养,就会进一步加大我国科技教育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这一点而言,维纳的成长历程应该给我们足够的警示。维纳一生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学者品格。维纳没有任何民族和种族的偏见,总是以“世界公民”的身份与他国的学者热诚合作,投身于追求真理的学术事业。

他倡导科学讨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虚怀若谷。他耐心听取不同意见,包括来自学生的批评。他淡泊名利,坚持科学伦理道德和科学家的人道主义职责,真诚地尊重合作者。所有这些品格,使维纳在与众多学者合作中展现出一种人格的冠力,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尊重和景仰。维纳的学者品格对于他创立控制论这样的跨学科学术领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科学教育角度看,这是一种必须下大气力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在我国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时候,在我国青年学生和科学工作者面临越来越多的名利选择的时候,这件事情便显得格外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徐炎章先生在书中关于维纳的学者品格的评价,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开展“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提供了很可贵的参考材料。我国在新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涌现出像维纳这样的跨学科科学大师和更多跨学科的科学成就。这就需要不断地重新解读维纳的科学思想,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启示。徐炎章先生的这部书,作为重新解读维纳科学思想的有益探索,其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


(本文责任编辑王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