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关于同一性的探索(2)
                                          —再论同态怎样成为科学的对象

                                                              陈雨思
                       
(四川大学 成都 电子信箱  chenyusi5225@yeah.net)

三 .方法同一性的探索

在有一首诗中写道: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或者祈求天神来使庄稼丰收,牲畜平安,免除灾难,治疗疾病。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仍然露出神秘的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后来,来了一批热心人,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出现,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然而,大自然仍在微笑,猜不透的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哲学家的心目中引起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自然科学的有效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惊人成就,使得他们放弃传统的包罗万象的研究方式,而集中精力探索方法论、逻辑学、意义论的问题。
方法,是关于认识自然、服从自然,又控制自然的途径,是人与自然对话的途径。人与自然对话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些途径中,有没有共通的途径?也就是说,在这些途径中,有没有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就成了方法探索的中心问题。广而言之,对于人与自然对话多种多样途径的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的探索,就构成了方法论、逻辑学、意义论探索的中心问题。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孔德认为,它的哲学是要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而摒弃一切虚妄、无用、不确定、不精确、绝对的东西。“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不管是近因还是第一因);一句话,用研究怎样来代替为何。”他认为,科学只能叙述事实,而不能说明事实;科学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斯宾塞则说:“科学的最高成就在于解释现象的各种秩序”,“科学在这样作时,一点也没有超出将经验系统化的范围,一点也没有越出我们的经验的界限”。
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认为:“科学的任务只能是:(一)研究表象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心理学);(二)揭示感觉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物理学);(三)阐明感觉和表象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心理物理学)。”“感觉不是‘物’的符号;而‘物’倒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感觉复合的思想符号。世界的真正要素不是物(物体),而是颜色、声音、压力、空间、时间(即我们通常称为感觉的那些东西)。”
阿芬那留斯认为:“我们的自我和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同格”。也就是“自我和非我”两者“总是被我们一起发现的”。
实用主义的代表詹姆士认为:必须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作是经验。他说:“任何实在的东西必须能够在某一个地方被经验,而每一种类的被经验了的事物必须在某一个地方是实在的。”这样,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经验的结构,不仅各种事物、事实是经验,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是经验。经验等于实在,等于整个世界。
美国新实在主义者在他们合著的《新实在主义》一书中则声称:“新实在主义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逻辑方法和精确科学的方法作论证并加以推广”。他们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常识和科学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分析,帮助人们把已有的概念弄得更加清楚,使人们消除理智上的困惑。
罗素指出:“只要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逻辑问题。”维特根斯坦说:“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明晰”。卡尔纳普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哲学研究的新的、科学的方法”就是“对经验科学的命题和概念进行逻辑分析。”“哲学的作用在于使经验科学的命题明晰,更具体地说,它把命题分解为它的各个部分(概念),一步步地把概念归结为更基本的概念,把命题归结为更基本的命题”。这样了解的哲学将不再是一种理论、一种体系,而只是一种方法。
方法论、逻辑学、意义论的探索,可以在方法论、逻辑学、意义论层次加深我们对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的理解。例如,罗素主张逻辑原子主义,认为可以从原子命题推出整个知识体系。这一思想意味着,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某种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这种同一性或同一状态就是原子命题。把握原子命题及其逻辑关系,即可能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结构。这对于我们今天在计算机知识信息处理中,科学地描述知识体系的结构,对知识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再例如,关于言语和语言,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信息的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的理解。这将对于我们在电脑智能化研究中,在一定参照系之下来区分守恒信息和非守恒信息,从而极大提高电脑的智能化程度,提供有益的启示。

四.精神同一性的探索

现代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迅速进步,社会生产大大发展;另一方面,贫困、失业、破产、欺诈、战争、阴暗堕落的社会风气,又使人们承受着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压力,这就使得关于人自身的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各种关于人的学说应运而生。研究人,是侧重于研究人的精神的本质,也就是研究人的精神的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
关于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精神或心灵的讨论最代表性的是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基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等。
叔本华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把世界分成所谓“自在之物”的世界和“现象”世界。前者就是意志,后者则是表象(观念)。叔本华认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一种神秘的生活力,即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他把这种意志说成是世界的基础、本源,是“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这个意志的表现、客观化,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这个意志无所不在,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无意识的,其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称为“生存意志”、“生活意志”或“生命意志”。生存就是要战胜死亡,繁殖后代。生活意志通过不同的等级的理念表现为世界万物。生活意志既是宇宙意志,也是人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
尼采则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他说:“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释放自己的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分化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产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听命者)和主子的意志:这是以肉体为例”。“精神的功能就是陶铸的意志,同化的意志等等”。
尼采认为,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动物到植物以至人,一切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权力意志的区别,事物存在的等级决定于权力意志的质和量的等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抗强欺弱的关系。强弱权力意志之争构成了生物界全部历史的内容,也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历史的过程。尼采得出结论说:“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
柏格森认为世界的基础、本质是“绵延”、“基本的自我”、“真正的时间”、“生命冲动”。他说:“唯一实在的东西是那活生生的,在发展中的自我”。这种自我是“我们通过深刻的内省”达到的,“这番内省使我们掌握我们的种种内心状态,并使我们把它们当作活生生的、经常在变化着的东西。”至于这种“基本的自我”以外的东西,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东西,则不过是我们“自己的鬼影”,“被纯粹绵延投入空间之无声无嗅的一种阴影。”自我处于世界的中心,自然、社会处于我们的外围。
存在主义则把人的存在当作其基础和出发点。基尔凯郭尔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而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这种意识状态中时,他便最直接最生动地体验到了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双关、暖昧不清、背谬、动摇等的存在。这些存在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为理性所说明,不能为思维所掌握,从而也不能作为观念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它们只能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这种纯粹的主观性就是最基本的实在。
在海德格尔看来,个人只有处于畏惧、焦虑和死亡的状态时,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畏惧启示着虚无”,而虚无正揭示着个人的真正存在。因为它使个人的存在同集体的,社会的存在分别开来,使个人摆脱他所面对的那个不真实的世界,而回到自己的本真的世界。而“在‘烦心’中,人或者是与他人合谋,或者是赞成他人,或者是反对他人。‘烦恼’总是寄托在这种‘烦心’中,‘烦恼’总是为与他人的区别烦恼,或者是为缓和这个区别,或者是为本己的存在要私自超出他人、或者是为已经超出他人的存在还要压制他人。”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只有面临死亡时,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因为死亡就是非存在、虚无。面临死亡,就是由存在转向非存在,对死亡的恐惧就是拿存在与非存在作比较。人的死总只能是自己的死,谁也不能代替,一个人只有在濒于死亡时,才能突然面对着他自己,懂得自己的存在与其他存在根本不同,懂得生与死的根本不同,懂得生(个人存在)的意义。因此,只有对死亡的畏惧才使人醒悟,获得个性,成为他自己。因此,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的可能性。
在上述关于精神同一性的探索中,强调精神的主观能动性、非理性的情感、神秘的直觉和不受必然性约束的自由是精神的本质,人的本质,进而是存在的本质。即认为这是精神的同一性,人的同一性,进而是存在的同一性。这虽然与科学的理性精神相左,但却表现了人的精神系统的高度复杂、动态、不确定和混沌,可以启迪我们从复杂、动态、不确定和混沌角度去探索人的精神的同一性,以及由这种同一性所决定的同一状态。

参考文献

1 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
2 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
3 陈雨思.试论系统科学的困惑与出路.<<熵·信息·复杂性>>网站,2000.
4 陈雨思.克服不确定,发展系统科学.<<熵·信息·复杂性>>网站,2001.
5 陈雨思.建立一门同态学.<<熵·信息·复杂性>>网站,2001.
6   陈雨思.
同态怎样成为科学的对象.<<熵·信息·复杂性>>网站,2001.
7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四川大学,电子信箱   chenyusi5225@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