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存在与存在量(1)
陈雨思
( 四川大学 , 电子信箱 chenyusi5225@yeah.net )
2001年11月公布于 http://entropy.com.cn
[ 摘要 ] 本文综述了人类关于存在研究的历史,讨论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存在的观点,给出了同态学的存在 概念,探讨了结构 信息 、 惯性 与 存在量的关系 ,最后给出了 存在量关系式。
[ 关键词 ] 信息;惯性;存在;存在量
[ 中图分类号 ] N941.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在《系统惯性与系统背景 ( 三 ) —系统惯性描述》一文中,曾经给出了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即设在系统布尔空间中,系统处于系统布尔点 A ,在某些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作用下,系统从系统布尔点 A 变化到系统布尔点 C ,令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作用为 B ,则系统相互作用模型为∶
A · B= C
此关系式表明,在 B 的作用之下, 系统 从 A 状态转移到 C 状态。
该文还指出, 在系统从 A 状态转移到 C 状态的多种途径中,存在一种 ( 或一些 ) 途径,当系统沿着该途径从 A 状态转移到 C 状态时,所需的特征信息量最小。由于规定了未态和途径,则该最小特征信息量是 A 的状态函数。
系统处于系统布尔点 A 时的最小特征信息量越大,即系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愈强,因此, 最小特征信息量 M 可以作为惯性的度量 。系统处于系统布尔点 A 时的惯性令为 M(A) 。
在《信息定义与信息本质》一文中,曾经指出,信息是结构的表达;信息量是结构的差异,当系统处于系统布尔点 A 时,它还存在一个特征量,这个特征量就是系统的结构信息量。 系统的结构信息量仅仅决定于系统的结构本身,而与系统是否运动和变化无关。
系统的结构信息量表示系统在系统布尔空间中的伸展情况,它可以用系统占据系统布尔空间的大小来衡量,即用系统占据系统布尔空间的可分辨差异的总和来描述。系统结构信息量表示为 H(A) ,系统结构信息量也是 A 的状态函数。
由此可知, 当系统处于系统布尔点 A 时,可以用两个状态函数来描述它,这两个状态函数就是惯性 M(A) 和结构信息量 H(A) 。
由系统的这两个状态函数可以引出一个系统的基本量—存在量。 我们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存在( Being ) ,又译“有”。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这个哲学范畴首次出现在古希腊爱利亚学派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哲学中。在巴门尼德看来,只有以“存在”为本原建立起来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只有“存在”才可以理解。一切现象的东西都是多变的、虚假的,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不是一个具体的感性的东西,它是对本体最普遍最抽象的规定。巴门尼德对“存在”进行了如下规定:
(1) 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无限的。它既非过去存在,亦非将来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是个连续的一。”
(2) 存在是不可分的。
(3) 存在是不动的。
(4) 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达,只有存在才有真实的名称。
他说:“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
(5) 存在是有限的,形如球体。
巴门尼德通过对“存在”作出这样的规定,并以“存在者存在,存在不是非存在”的形式逻辑思维对之进行了逻辑论证,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存在”这个抽象普遍的概念建立起本体论。
巴门尼德的“存在”对他以后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原子论者的“原子”以及柏拉图的“理念”都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他们不仅保留了“存在”的抽象的、不可分的特性,而且还赋予它许多不同的新的规定。黑格尔曾把巴门尼德的“存在”作为他的逻辑学的第一个范畴,并誉之为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可以说,没有巴门尼德的“存在”,就没有以后的希腊的本体论哲学。
在爱利亚学派哲学思想中,“存在”是唯一的、不可分的、不动的。确定“存在”不动的条件就是要否定“虚空”的存在,因为“虚空”是运动得以存在的场所,所以,“虚空”不存在,“存在”就不能运动。在爱利亚学派看来,只有“存在”是真实的,走“存在者存在”的路才是真理之路,除了“存在”以外的一切东西都是“非存在”,都是虚假的,“虚空”自然也被包括在其中。所以,爱利亚学派只肯定“存在”的真实性,对于“虚空”则是彻底否认的。这种看法直接影响了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哲学。恩培多克勒提出水、土、火、气“四根”作为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的产生和消灭就是由于“四根”的运动——化合和分解的结果。但是事物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消灭,乃是由于“爱”和“僧”作为动力因的缘故。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它在心灵的作用下产生事物。虽然他们的“四根”、“种子”都已不是巴门尼德僵硬不动的“存在”,但是他们显然都没有肯定“虚空”的存在。只是到了原子论者留基波、德谟克利特,才批判了爱利亚学派,把“原子”和“虚空”作为世界的本原,并且以“虚空”的存在说明“原子”的运动、万物的运动。“虚空”虽然是“非存在”,但它具有与“存在”同样真实的意义。虽然原子论者用“虚空”解释运动仍是外在的,还不能说明运动本身,但这比起爱利亚学派由否认“虚空”来否定运动的可能性,却是一个巨大进步。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对存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在上帝身上实存( existence )与本质( essence )同一,或者说上帝的本质蕴涵着存在。
中世纪哲学家继承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但赋予流溢以新的含义,提出了存在的等级体系。流溢说主张从“太一”流出一个存在的等级系统,在可见世界中,这个体系由低到高,由无生物、植物、动物和理性存在(人)构成,再往上是非物质的实体(自存的形式、天使),最后是上帝。但上帝与创造物相距极远,以至于不能把它与它们看成是在一条连续的线上。所以,关于上帝的论断只是类比性的。在创造物的不同等级之间也存在类比,它们的不同等级之间没有中介和过渡。
阿拉伯神秘主义哲学主张“绝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基本思想为,一切物质、精神的存在均统一于“绝对”之中,除绝对外,无物存在。绝对是一,一切诸多皆源自一。客观事物是“绝对”的一种想象、象征,影象或符号,即世界是“绝对”的影子。认为世界万物皆为虚幻,唯有绝对是真实。“绝对”作为“隐匿的宝藏”企求被认识、被发掘。它由隐而显的过程,即宇宙万有的显现过程。就人的立场而言,他看到的是宇宙万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从绝对存在的立场看,宇宙万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不过是绝对自我的显现与外化,一切皆寓于自身的悟性之中。
18 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了一条著名命题,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宣称他发现了一条最重要的真理,“地上的山川景物,宇宙中所含的一切物体,在人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的心灵所感知。”
贝克莱认为“一切可感知的性质都是颜色、形象、运动、气味、滋味等等,那就是说,它们都只是感宫所感知的一些观念。”既然世界的存在等同于被感知的观念的存在,因此可以说,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又认为,既然世界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念的存在,则很显然,世界的存在或观念的存在都离不开感知它们的主体,必然有一个所感知观念的精神实体,即心灵、灵魂或自我,这一精神实体无疑是存在的。因此,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原理的更确切、更完整的表达应当是,“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
贝克莱进一步指出,经验确实向我们表明,感觉世界在个别心灵未感知它们时依然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感觉世界可以离开感知它们的精神实体而独立存在,在个别心灵没有感知世界时,有一个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精神实体即上帝在感知和支撑着感觉世界。上帝这一永恒的精神实体是最根本的存在,也是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
综上所述,贝克莱所确认的宇宙间的存在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存在于感知者心灵中的观念,二是有限的感知主体即心灵,三是绝对的、无限的、永恒的感知者即上帝。这就是“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这一原理的全部含义。
黑格尔在《大逻辑》和《小逻辑》就存在论进行了讨论。
黑格尔认为,存在论是“关于思想的直接性——自在或潜在的概念的学说”,它包括质、量、度三个部分。黑格尔在“质”这一部分,通过对“存在”、“定在”、“自为存在”三个范畴的考察和推演,阐述了质的规定性及由质到量的思想。在“量”这一部分,他从“纯量”开始,通过对“量”、“定量”、“量的比率”三个范畴的考察,阐述了量的特点、由量到质的过渡和质量统一的思想。在“度”这一部分,他通过对“特殊的量”、“实在的度”、“本质之变”三个范畴的考察,阐述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黑格尔在“存在论”里通过对思维范畴的考察和推演,阐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
存在论中诸规定(范畴)间推移转化的形式是“过渡”,即从一个直接性的东西过渡到另一个直接性的东西,如从有过渡到无再过渡到变,从质过渡到量再过渡到度等等。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出现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活动中心转到法国,并成为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流派,其影响波及到文学艺术界,战后,它在美国、意大利、北欧、日本等国广泛流传,成为一种国际性思潮。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被看作存在主义的直接理论先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存在主义重要的代表著作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
存在主义首先表现出强烈地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趋向,他们认为,以往的哲学偏重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色彩,忽视了对位于世界的中心一人的问题的研究;以往哲学偏重于对认识主体的理性方面的研究,注重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和理性因素在哲学中的作用,忽视了人的情感、体验、直觉、意志、自由等主观心理因素。他们要求从“存在者”即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创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哲学。存在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哲学应是研究人的具体存在问题的“人学”,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本能的意识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烦恼、冒险、死亡等主观心理活动。不存在普遍共同的人性。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两千多年来的哲学史都忽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人们常常误解“存在”的真正含义。他指出,当天地万物作为“在者”而存在时,就已经被规定了,只有人还什么都不是时,就先“存在了”。所以人的“定在”是第一性的,“定在”先于“在者”,一切“在者”只有依赖于“定在”才能得到说明。存在就是和“在者”打交道,这种交往不是知,而是行,是整体的人生体验。当人们深思“存在”本身时,就会感到“烦”,烦包含着对具体在世者的惧和对“在”本身的畏。人生的真谛就是烦、畏、死。
萨特批判地接受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并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人世”的行动哲学,主张哲学干预社会、干预生活、干预人生。萨特指出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怎样让人生活过得去的学说”。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与以“本质先于存在”的物的特征不同,人是先存在,然后才变成某种东西,即人可以按照他的意志创造他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意识自行选择和行动的结果。人的存在的最真实表现就是烦闷、恶心,面对死亡的感受。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原则出发,萨特阐述了他的自由观。他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存在与自由同一。自由的实质在于选择,从本质上来说,人的自由选择应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制约,完全取决于主观意愿。自由选择意味着行动,行动是唯一能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东西,人就是在自由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独特的本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在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必须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他必须考虑社会的具体历史情况和他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对他人自由的限制,所以自我与他人总处于对立之中。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萨特尝试用存在主义的“人学”补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
法国哲学家梅劳一庞蒂主张“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强调人的肉体也是能动的主体,个人和别人在一起的存在才能变成自由的中心结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纳粹统治时期在法兰克福大学所作的最后一次讲演中纠正人们将存在主义看作一种悲观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误解。他认为,存在主义是西方哲学主流的一部分,整个西方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人的存在,澄清并说明人的生活。完成这项任务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人们的经验领域进行批判,由此产生逻辑学、伦理学、认识论、宗教哲学、科学、价值观、艺术等;二是对现实作出本体论解释,由此产生对存在的整体观点。继之,他强调哲学不可能是非理性的,因为哲学仅有的工具即是理性,它必须被人理解,与他人交往,所以不可能仅是一种主观特殊的观点的表述。但是,他又强调哲学必须在具体的、物理的、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个体的状态中考察人,哲学不能够也不应该把人的存在降低为一个或几个片面。
存在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潮,而且是一种影响面很广的文学思潮,它甚至一度越出思想领域成为追求某种生活方式的社会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