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_Info_2 |
序 二 姜 璐
|
2005年11月5-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研讨会”,时光已经过去几个月了。面对眼前会议的照片、作者交上来的论文,我拿起来又放下的是手中的这些材料,而脑海里不能忘掉的却是会场上讨论的热烈,和会前准备的艰难。 信息是非常普通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无人无时不在谈论信息、使用信息。但是将它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客观事物的一个性质进行研究,却经过了很艰苦的历程。近年来随着传媒、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复杂系统研究的深入,信息概念、信息科学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很多领域的科学家都关注它。收集在本书中的闫学杉教授对国内外信息研究的综述文章,很值得所有对信息概念、信息科学关心的读者阅读、学习。 我们国内对于信息理论研究的人相对少一些,几位常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也由于学科背景不同而相互交流不够。大家看到了信息概念的重要,也看到了信息科学研究的困难。信息概念在几十个领域中都在运用:从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脑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文字、经济、管理、艺术等。要想研究信息就必须涉及到多个学科,必须使得信息概念能符合多个学科的要求,或经过修正适合在该学科应用。科学的发展要求开展这方面的交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广泛性又使这种交流有非常大的困难。因此,必须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将不同学科、不同人群对信息的研究进行整合,才能促进信息科学的发展。 这使我回想起控制论的产生历史。控制也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炮技术发展促进了对控制的具体研究,以后人们在医学、生理学等领域也碰到大量与控制有关的问题。为了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之升华,使之理论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来自墨西哥的A·罗森勃吕特博士和来自美国的N·维纳博士,开始在哈佛大学举行每月一次的茶话会,与会者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发表各自对问题的看法。讨论会无拘无束,每个参加会议的人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他人,又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修正、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一个夏天的交流,每个与会者都得到了收获,会议的主持者维纳更是收获颇多,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基础,提高了对控制概念跨学科的认识,提出了控制论,沟通了机器、动物、人三个差别很大的领域,使控制论成为了一门跨学科的横断科学。科学研究的这种组织形式也受到科学界的普遍赞誉,人们普遍认为:对于一些跨学科的研究,对于一些探索性的理论研究,采用维纳的模式(后来我国科学界称之为“研讨班”,国外称之为Seminar)是很有益的。我们认为对于信息科学的研究也应该采取维纳研讨班的模式。在马蔼乃、冯国瑞、闫学杉教授的组织下,北京的一些学者在北京大学采取研讨班形式进行了长达5年的讨论,讨论人员不断扩大,讨论内容涉及与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认识不断深入。我也是在两年前由于偶然的机会才加入到这个讨论集体中来的。我一加入就被这个研究集体的科学献身精神所感动,虽然说是完全自由组合,但核心成员要负责组织,确定中心发言人选和会议地点,提供必要的条件,研讨会后还要将大家的共识总结出来,形成文字,分送给所有参加会议人员;参加会议的人员也都是会下认真准备,会上积极发言,有时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探求信息概念,促进信息科学的发展,大家都在努力工作。 中国地域辽阔,在不少地方都形成了关于信息研究的中心:在北京的北京大学中心,在上海的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心,在武汉的华中理工大学中心,在西北的西安交通大学中心等,它们都在研究信息科学问题,只是研究的侧面和角度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在考虑如何更进一步促进信息科学研究向前发展,如何使得不同研究中心的成果能够很好地交流。时代前进了,技术发展了,一些原来很好的形式也必须随之改变。信息科学的研究不能简单依靠维纳的沙龙或现代的Seminar形式,实际上国内已经有不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术交流。远在新疆的张学文先生自己建立了一个关于熵的讨论网站,聚集了不少有志者在一起讨论信息问题。网络是进行交流的好工具,但只通过网络交流总使人感觉还不能尽兴。正如在信息科学研究中所看到的,不同的信息载体对信息的传达是有差别的,应该也必须通过多种载体才能对信息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我们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信息科学的发展。最终,我们决定倡议召开一次研讨会,很快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响应,大家需要一个交流的机会,这与我们的初衷也很吻合。我们并不想制造什么轰动效应,就是想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可以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 北京的同行希望我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出面来举办这次学术讨论会。怎样使得会议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我们对当前一些学术会议不满,希望能改变一下会风。这次会议是一个尝试,我们规定研讨会不设主席台,不安排领导讲话,不举行开幕式,取消一切与学术讨论无直接关系的形式;所有时间都用于学术交流。三天的会议,一个报告接着一个报告,非常紧凑。我们还规定不赠送礼品,会议只提供了一支笔、一个本,会议不组织参观、旅游,大家集中精力在讨论上。会议参加者不分身份一律平等,不论你是院士,还是在读研究生,每个人发言时间都一样;几位会议主持人“大公无私、严格执法”,让一些习惯于任意发挥、发起言来口似悬河的“专家”还真有点不适应。几天的会议结束了,几乎所有与会者都称赞我们的会风,我自己也庆幸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会议的简朴丝毫没能掩盖学术论文的高质量:老院士向大家公布自己近来研究的新成果,信息专家带着自己多年研究写成的专著与大家交流,应该说这些论文确实可以代表国内信息科学研究的当前水平,再经过进一步的努力,我们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也不会逊色。在会议上,一些年轻的非科班出身的学者更是把自己多年思索、研究的心得讲出来,盼望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坦白地说,我对他们的有些研究成果并不太认同,甚至觉得个别人的水平更差一些;但我还是很敬佩他们,佩服他们刻苦的钻研精神,佩服他们虚心求教与不畏权威的精神。经过讨论,我们把参加会议交流的所有论文都发表出来,目的是让国内各界了解目前对信息科学讨论的状态,让年轻人有一个发表自己想法的园地;当然,我们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点评,对于认为不正确的观点表明了我们自己的态度。 出书要花不少的钱,现在作者自己掏腰包出一些科学技术的书已是常事,不值得一提。这里特别要说说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每个编辑都有经济效益的指标,然而他们为了支持我们创造性、探索性的研究,还是赔钱帮助我们出版了本书。我们不能保证书的经济效益,也不能保证它的学术价值就一鸣惊人,只能说这是一个学术探索。有了执着探索的研究者,有了甘于奉献的编辑人员,再有了热情支持的出版家,我们的研究才有可能开出一朵小花。我感谢他们,感谢所有支持我们工作的人们,感谢的最好方式就是向他们学习,也尽自己的力量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默默为社会贡献、为他人服务。 会议结束了,论文集出版了,读者的褒贬即将随之而来,不论好坏,我们尽力了。我们联系了一批志愿者,一批科学研究的志愿者,我们还将继续进行研究,还将继续出版研究的成果,还将面临社会的褒奖。我们希望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研究的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议论吧。”
2006年4月10日 于北京京师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