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进展与科学化方向[1]

 

  李志宏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美学研究应将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人在审美时特殊的情感体验及知觉方式的存在表明:审美活动不仅与人的文化-社会属性相关联,还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关联。正是这种自然属性使人感觉到审美活动具有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特定性质。因而,审美活动之“审美”性质的界定,要以人的自然构成为参照系,应用自然科学方法来完成。目前,中国的美学研究已足以运用自然科学所提供的现代性材料来推动自身的现代性进展并因此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化美学方向。它是对美学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必要补充,也是全面认识审美活动性质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审美活动;审美性质;美学的科学化方向;认知科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美学要在新世纪取得现代性进展,必须依靠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和实证材料。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思想性的;一是实证科学性的。一般来说,人们比较重视对于文化思想资源的接受而轻视对于实证科学材料的接受。这一点妨碍了美学的顺利进展,应努力加以弥补。其具体实践表现,就是美学研究中的科学化方向。

 

一,美学研究中的方法与方法论关系辨析

 

美学的科学化,一是指美学理论要具有客观性,论证要严谨,能合理解释审美现象;二是指美学理论要以事实和科学材料为支持。只有做到后一点才能做到前一点,所以后一点更重要。但在中国美学研究中提倡科学化方向,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相当多数的人对科学化方向持有不认同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与人们在方法与方法论关系上的不正确认识有关。

对于美学研究的方法,可大致做出这样的划分:一是“形而上”的即哲学的;一是“形而下”的——又可再分为两支:人文社会科学的和自然科学的。但人们常把“形而下”中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捆绑在一起而与“形而下”中的另一支即自然科学方法相对立。

在人类学术活动的早期,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学科,几乎所有问题都曾被加以哲学的拷问。哲学也的确可以提出设想,启发人们的思考。但人们的思考一旦达到足以解决问题的程度,就形成为独立的实证学科而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所以,虽然哲学中孕育出许多实证学科,它本身却始终是以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对象。从这一角度看,哲学方法是“务虚”的,具有方法论的性质和指导意义,不是可以具体使用的手段。相比之下,“形而下”方法的特点是“务实”。对美学研究而言,就是要具体解释审美现象,说明审美活动的性质、过程。因此,要根据审美现象的构成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材料。当然,这一步骤的前提又是对于美学学科及审美现象性质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已形成较固定的看法,认为审美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心灵的表现。而对精神现象和心灵表现,只能以哲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不能应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说审美活动是精神现象,是心灵的表现,当然具有合理的因素,但并不完整。审美活动除了象其它精神性活动一样有着社会意识和社会观念的参与之外,更有着其它精神性活动所没有的特殊的情感体验,直接依赖于特定方式下的心理知觉。恰恰是这一点使人们认识到审美具有特定的性质,并且把审美与同是精神性的其他活动如道德、哲学等等相区别。而且,这种情感体验和心理知觉的存在本身及其活动和功效,都不受社会状况的制约,不属于社会意识和社会观念的范畴,对其性质的说明也无法采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加以解决。

但是,在人们还不能科学地对待情感和知觉基本特性时,就只能采用古老的惯例——以哲学的思考代替实证性的研究,形成历史悠久的哲学美学。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人们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社会现象了,从此诞生了历史科学、社会科学。人们开始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认识、分析审美现象、阐释审美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其中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即中国的实践美学学派。它认为,是实践的自由性质使精神、意识具有了自由性质,从而使情感也具有自由性质。具有实践—自由性质的快感就是美感,自由性质的获得就是美的本质、来源或根据。于是,实践美学的全部重心都要放在对实践—自由、精神—自由的阐释上,不需要、也不能阐释情感体验在人体自然结构方面的特殊性。这种状况一方面造就了实践美学的贡献,一方面又使它在前进了一步之后又长久地陷于停滞之中。由于实践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界的主流地位及广泛影响,也使中国的美学研究普遍地偏重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而忽略实证自然科学方法。

但是,客观现象是对人的主观认识的最根本的制约,人是不能长久无视事实的。现在,就连实践美学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也终于认识到:“仅有这种哲学的、形而上的原则性探讨,还是无法解开审美主体的诸多奥秘。”因为大量材料都证明了一个事实:“艺术和审美并不是人类脱离动物界之初就有的,而是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晚期智人那里才逐步具有的。”所以实践美学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新方向——“审美人类学及人生论美学的统一”(张玉能2001)。实践美学的这一新的认识虽然还不十分到位,但却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同时也可以是一个重大的进展。这种转向的意向已经意味着,传统的人文美学学派也觉得审美的本质规定要从实证材料中去寻找。把这一意向进一步地加以明确化,就可以说:在对审美性质做出解释的过程中,完全依赖人文性质的实践-自由等概念的方法已经被超越;更合理的、适当的原则是结合实证科学的方法,走科学化的研究道路。这样,才可能摆正“形而上”方法与“形而下”方法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关系:以“形而上”的思考为引导、为方法论,以“形而下”的方法为应用、为手段;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要形成互补关系,分别地应用于相关领域,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用什么性质的方法去解决。

 

二,美学科学化方向在中国的发展

 

美学研究的科学化方法在中国当代美学界的运用及表现是不平衡的。在审美心理这一领域,科学化的方法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同,有大批美学家及美学论著运用心理学材料对美感及审美心理过程作出了阐释和描述。但是,关键在于,对审美活动整体状态及其客观性质的解释能否运用科学化的方法。人们正是在这一点上还存有严重的误解。然而非常可喜的是,仍有一批学者在这一方向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汪济生的系统进化论美学观。对人的生理结构和机能进行了详尽的阐释,特别是提出了一个对于美学研究来说可以成为重要依据的观点:主体的感觉这一似乎是主观性的东西恰恰起着一种客观标志的作用。认为审美感觉是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地形成的,而“客观中存在的美,其实都是感觉主体本质力量的内在价值尺度的相对稳定的对象化、物态化”。这一理论在形式上、表述上看似与主观论相近,却是实实在在以科学材料为依据的,成为中国美学界很有特色的一个学说。

——李健夫的科学主体论美学观。认为没有客观的美,“美”(指美概念——作者注)作为表义符号,不指某种对象,也不表明某种抽象理念,而表现一定主体对于对象的一定意向情感和感受。了解审美现象的正确途径就是了解人类主体,而对人类主体的分析不能是“形而上”的,而应是科学的。这一理论详细阐释了人类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和机制,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见解。

——黎乔立的审美生理学研究。主张把美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由心理学层次延伸至生理学层次,依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审美心理关系的研究,建立审美生理学。并以“节变律”和“缓解律”阐释审美的内在机制;认为“心理能量控制的最佳状态”就是审美的心理状态,审美快感是生物进化对这种最佳状态的一种奖励性感受。这一理论直接被生命美学所接受并作为自己重要的理论根据。

——陈弘的审美动力论研究。认为:事物的根本属性决定着研究的方法。哲学方法以“无限”为对象,科学方法以“有限”为对象。人类审美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因此是科学方法的对象,不能用哲学方法加以解决。将进化论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研究相结合,才可以发现审美的内驱力即审美动力,而动物及人类的性选择构成了最原始、最根本的审美法则。

以上这些学说极具理论价值,对中国美学科学化方向的现代性进展起到了开创、示范作用,很有启发意义。但同时,就对于审美活动基本性质的阐释来说,还存有一些不清晰、不彻底之处。这种阐释上的不足,主要来自科学材料的不足。它们很好地运用了进化论思想、人类学材料及对于人类生理、心理的研究,而对于现代认知科学的成果,还少有涉及。

从整体上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一直都有强劲的影响,是科学化美学的代表。但在科学界,格式塔心理学已经被超越了。不仅在心理学界形成了更进步、更科学的认知学派,而且围绕着人类的认知活动,形成了包括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在内的认知科学。它以人脑及人类智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对人类大脑及大脑活动的机制有透彻的了解。这里需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认知科学所讲的“认知”不等同于“认识”,不是认识和知晓的意思;而是表明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大脑内部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原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日本相继实行了脑科学研究的十年计划,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打开了人脑这一黑箱,为多种学科的研究,当然也包括为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最具现代性的材料和依据。将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美学研究,就在中国形成了认知科学美学的理论,对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做出了以科学为根据的合理阐释。

我们知道,审美是从对事物外在形状加以知觉开始的。西方美学界曾经热烈争论过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有没有不同、审美态度由何而来等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因为当时的科学手段还不足以揭示其中的奥秘。而认知科学美学则认为:现代人类的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都要经过一般的视知觉通道,有着相同的视神经活动过程;不同点在于:一般知觉是以日常状态即功利状态为知觉背景的,形成功利性的情感反应;审美知觉是以人的非功利状态为知觉背景的,因而可以产生经由这种非功利的途径而引发的情感反应,即非功利情感,也就是美感。或者说,人有统一的知觉系统,在一般状态(日常状态、功利状态)下,这种知觉系统活动引发的就是一般情感(日常的、功利的)。在非功利状态下,引发的就是非功利情感——美感。所以,具体审美知觉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非功利状态。而非功利状态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即当人没有即刻需要满足的功利需求时,或这种需求不表现为动机和目的时,就是处于非功利状态了。此时经由一般知觉系统而进行的知觉活动就可以产生出美感,人们也把这时的知觉称为审美知觉。

那么,为什么早期人类没有审美知觉而直到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至新石器时代的现代人类才形成了审美知觉呢?这是因为:审美知觉能力的形成要以智能的高度发展——完全抽象认知能力的形成为条件,而早期人类的智能水平较低,达不到完全抽象的水平,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才有了完全的抽象能力,从而能够把事物本体与其外在形状区别开来,形成“形的概念”(恩格斯)。人类也只是在这时才开始有了审美活动。因此,审美发生的决定性条件是人的智能发展,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三,科学化方向在中国美学现代性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虽然中国美学尚处在徘徊状态中,但多年的努力和积蓄,使之正在酝酿着美学理论的大发展、大突破。可以说,距美学基本问题的解决,只差一步之遥。但是,如果仍然只进行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方向上的努力而不重视科学化的方向,是不能摆脱停滞状态的。反之,只要补上这一步就可以使中国美学跃于世界美学的前列。

1,美学研究中的实证科学方法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必要补充。

美学研究最大的难题是对审美活动的整体性质做出阐释。以前,人们仅仅看到审美的精神活动性质,也总是试图单纯地在精神活动层面对整体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做出说明,结果走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人类审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同的层次构成。从它作为精神活动的性质上看,属于观念的层次,必然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受到各种社会意识的影响,由此形成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对于审美活动的观念层次,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已经可以很好地加以把握了。就是说,社会意识、社会观念包括审美意识、审美观念都可以从存在与思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中加以说明,不存在大的疑难问题。但是,人类审美活动还具有着超出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的某种性质——一个人不论社会存在如何,社会意识如何、社会观念如何,只要发育正常,都会审美,都会产生全人类性质相同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不同于其它一切功利性活动的情感体验,是独具特色的。这种体验的独特性质及全人类共有的性质,证明审美活动具有着自然的性质,由此构成了审美活动的自然层次,构成了审美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的基本区别。

当然,人们很早就曾模糊地感觉到审美的自然性问题。所以才有了“生命”、“生存”、“体验”等等之说。但是,由于人们尚未明确地意识到审美活动存在不同层次的事实,也就没有真正地把这些特点当作自然层次存在的结果,没有当成科学方法的研究对象,而是仍然只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一般地加以表述,因此认识不到位、不透彻。从认知科学美学的视角看,审美不是一般的生命、生存、体验,而是非功利的认知状态和情感体验。这一状态的形成及其体验性质,同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决定审美活动基本性质的自然构成,不仅有心理性、生理性的,还有生物性的。只有采用科学的、实证的手段,才能对这一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做出客观合理的揭示和阐释,从而科学地说明审美活动之“审美”性质的由来。

这里所说的实证,不是要实证出审美价值是多少,美感有多大的量。也不是要证明某物之成为美物是必然的、客观的。实证科学手段所能证明的,是审美活动自然层次的性质、过程和机制,要科学地说明它为什么具有一般性、全人类性。

科学化方向的美学理论也看到,审美活动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社会生活是历史的、文化的、现实的。这些因素会对人的意识、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人的具体的生活态度。由于态度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功利状态,进而影响到情感反应。因此,虽然审美体验的性质是共同的,审美观念及审美对象却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审美活动自然层次与观念层次的关系,进而得知美学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关系——自然层次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决定了审美活动中主体的结构组织、机能状态和活动过程及机制,决定了审美活动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特有性质;观念层次是审美活动的具体实现,受到社会存在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主观的意识状态及对待具体对象事物的态度,决定着从自然层次出发的对待具体事物的评价及反应。在人进行审美活动并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时,他的区别于其它活动的性质是由自然层次决定的;而他的具体审美态度和具体审美对象则主要是由观念层次确定的。自然层次不能取代观念层次;同样,观念层次也不能取代自然层次。属于自然层次的问题要由科学方法加以解决;属于观念层次的问题要由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二者都不可偏废。

2、科学化方向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进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新思路。

中国当代美学的主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的建立,为科学地、辩证唯物主义地说明人类、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现象的发展提供了最一般的理论基石,诸如历史、社会、心灵、精神等等这些原本玄不可及的问题从此成为有迹可循的、可把握的、可用事实和材料加以说明的问题,为彻底铲除神秘的、玄妙的观念提供了可能。我们从此可以不是从想象中而是从客观进程中,从物质的发展过程和人类实践过程中说明人类各个具体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的发生。可以说,中国当代美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所获得的最大收获就是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可以继续前进的立足点。

但是,研究进程的立足点并不等于事物发展的直接链环。早期人类没有审美而现代人类才有审美的事实说明,审美不仅标志着人与动物间的区别,还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不能表现为人的本质、实践、自由的有无,而只能表现为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下。对此,仅用实践学说不足以加以完满解释。

要使中国美学在现代性进展中获得建设性成果,就要树立这样一个原则:对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要坚持,对必须的科学材料和研究成果要应用。在理论实践中,则表现为做出这样一种辨析:人类实践活动为审美的发生提供了基础和过程,人类智能的高度发展才是审美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

审美活动是在一般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作为人类独有的活动方式和精神现象,它必须以人类生物学的进化发展为支撑。人类的进化不仅表现在人类形成之前、形成之中,还表现在人类形成之后。我们今天仍处于进化过程之中。至少,在体质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形成之后,人类的神经系统的进化仍在进行中。就是说,人类的现代进化,不仅表现在一般体质上,更表现在神经系统特别是智能系统的发展中。

从知觉的特性看,一切生物的知觉都是某种程度的抽象,所以在动物中已有“抽象”存在。但这种抽象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不能彻底地在大脑中把事物本体与其外在形状区分开来,而如果不能作出这种抽象的区分,就没有所谓的形式和形象,也就无法相对独立地仅对事物外在形状加以知觉并产生非功利的情感反应。所以,人类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审美发生决定性的、直接的因素。而智能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完成。动物之所以没有进化出象人类这样的智能,正是因为它们没有实践方式,没有进化的压力。“实践”是对人类特有生存方式的表述,是人类在各个方向上发展的最一般的基础。人类的实践的多方面性如生产活动、精神活动、语言活动等等,为智能发展创造了最一般的条件,也为智能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智能发展本身既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它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组成部分。一般地说审美形成于实践之中并没有错,它说明了审美形成的基本过程和物质基础。而智能发展论则说明了审美发生的具体机制和过程,表明了审美的特殊性质。实践美学的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点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认知科学美学则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智能为基点将早期人类与现代人类区别开来,从而把审美生成的决定性环节,从人类实践推进到人类智能,切切实实地再前行一步。

3,正确的科学化方向可以纠正错误的科学主义应用。

美学研究中的科学化方向不等同于西方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然科学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为两翼和互补。它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审美现象,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用什么性质的方法加以解决。由于审美活动中存在着自然层次,就必须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时,自然科学方法并不试图解决审美活动中的观念层次问题,也不试图以自然科学的手段替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手段。所以科学化方向不是科学沙文主义。反过来,如果硬要以人文社会科学手段解决审美中的自然层次问题,则是犯了“人文社会科学沙文主义”的错误。

把整体的审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结构,并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说明审美,是不是在搞“还原”呢?

“还原”的字面意义容易使人将其理解为把事物的现存状态和性质分化瓦解,使之回复到起始状态和性质。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要看到,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并由各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整体功能的。如果仅以个别部份的性质和功能替代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当然是错误的。但如果不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状态、性质及功能,同样不能准确地认识整体的系统。这种对于基础因素、发生过程的研究不是在进行性质上的“还原”,而是在进行发展上的溯原、探原。它作为一种方法是必要的、必然的,标志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认识程度的深化。事实上,美学研究中的各个人文学派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还原”,如把审美还原为“实践”、“生命”、“生存”等等。我们不能因为“还原”的方法曾被错误地应用过,就不敢再从正确的方向上加以使用。美学研究的科学化方法不是要用低层次的结构取代高层次的结构,而是要为整体性质和功能寻找其得以建立的基础。这样才能精细地、准确地对整体加以认识。正如,对于人类基因的研究不能说明人的社会存在和历史发展,但如果不了解基因就不明白人的自然属性,同样无法准确说明人的整体性质。

如此,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合理地运用科学方法,可以使我们对审美现象有更准确的认识,使中国美学取得大踏步的现代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能.东方丛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52

[2]  汪济生.系统进化论美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  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  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  陈弘.走出审美迷宫——人类审美深层心理透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李志宏.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对美学创新的启示——认知美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0.(1)74-79;李志宏.论人类主体认知在审美中的决定作用——从实践美学到认知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1-7;李志宏.人类审美活动的层次构成与整体性质——兼论我国当前的美学论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79-86

责任编辑:张振兴

 

The Modern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Transi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Li Zhihong

(Jilin University,Literature College,Jilin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 The aesthetic activity relates to both human’s social attributions and natural attributions according to human’s special emotion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modes while appreciating beauty. And it is the emotion experience, belonging to human’s natural attributions, makes people realize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activity different from other activities. Therefore we should identify the aesthetic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activity with the natural science methods referring to human’s natural constitution. Nowadays the natural scienc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its modern development  which can be sufficiently used in the aesthetics research to push it forward. This has promoted the scientific transition in the aesthetics research which is the essential supplement to the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s 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activity in full scale. 

Key Words: Aesthetic activity

 

[1]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2001012

作者简介:李志宏(1953-),男,山东淄博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