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需求美学对边际效用理论的改造

鲁晨光

1.引言

       我在《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2003a)一书中提出需求美学, 它肯定美在于不满足。现在我发现它和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豪伊, 中译本,1999)有很好的兼容性。 因为两者都肯定:随着满足程度增加,快感强度逐渐减弱。需求美学认为快感强度取决于不满足程度,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价值取决于不满足程度。但是两者也有本质不同。我以为需求美学和我的需求进化论可以弥补边际效用理论的不足, 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兼容边际效用论和劳动创造论的新的价值理论。

2.边际效用理论及其问题

       关于商品的价值,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两个对立学说是:边际效用论和劳动创造论(马克思,中译本,1975)。

劳动创造论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认为价值(也就是交换价值)取决于劳动,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而边际效用论不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 认为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

为了便于后面讨论,我们先澄清快乐和快感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快乐可以解释为快感对时间的积分。或者我们简单地认为:快乐=快感×时间。类似的:痛苦=痛感×时间。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创始人边沁把效用定义为快乐和痛苦。

边际效用思想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三人分别提出,异途同归。他们注意到, 随着消费数量增加,满足引起的快感强度减弱。用杰文斯的说法:边际效用就是最后一部分消费品满足产生的效用或快乐。这意思比如:一个人吃了一片又一片西瓜,每片西瓜引起的快乐不同。假设他刚刚吃完5片西瓜,那么一片西瓜现在对他的边际效用就是他吃第五片西瓜引起的快乐(说第六片也行)。市场价格则取决于大多数人不满足程度或快感程度,一产品对大多数人的平均边际效用就是其价值。如果西瓜价格太高,我们就会不买西瓜而买其他水果, 比如桃子或甜瓜。市场价格就在人人追求边际效用时形成。

但是这一理论有两个问题。

第一,不能解释没有交换价值的东西也能使人产生快乐。比如口渴时的喝水的快感很强烈,喝多了就没有快感了。 边际效用理论可以解释:因为水容易得到,边际效用低,所以价值低。但是,它不好解释,为什么没有交换价值的水会常常使人产生强烈快感。自然风景和冬天的阳光也是,它们没有交换价值, 但是很能引起快感。

关于这个问题, 我将在别的文章中讨论。 我的结论是:应该区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边际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而商品的交换价值不同,它取决于我们得到它的难度――可以用劳动衡量, 但是不是唯一由劳动创造的, 比如地下煤炭的交换价值(是太阳创造的)。价格既反映使用价值,也反映交换价值。

第二,最终用人的主观感受衡量价值,没有说明主观感受的必然性,这样, 边际效用就缺少客观标准。

3.需求进化规律和需求美学

需求这里指生理或心理需要(need),而不是市场需求(deman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对象化理论是两个流行的但是截然不同的需求理论。前者认为人天生就有多层次需求,低级需求满足了就会自然产生高级需求。后者认为, 人在创造对象的同时产生了能欣赏对象的感官和心理, 高级需求是劳动或社会实践的产物。

我的需求进化论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 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的需求发展理论。

我在《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2003a)一书中提出了需求进化一般规律――途径变目的,阐述了快感追求和生存目的的一致性。这样就可以直接或间接用生存的物质需求解释快感和边际效用。

需求的对象是引起快感的感性活动――比如审美,跳舞, 做爱……。因为人可能为了这些感性活动本身,而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结果(比如找到对象、上大学、去北京), 所以我称这些活动是感性目的(后面简单称之为目的)。而称那些结果是理性目的。理性目的永远是手段,是中点站,不是最终追求。

我以为人的需求就像是一棵大树,是遵循途径变目的规律长成的。人本来只有一种目的――生存。这是遗传基因赋予人的目的,是客观目的。围绕生存目的这个主干,人产生了吃、喝、做爱……等需求,这些需求本来只是生存的手段或途径, 后来途径变目的,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产生快感,从而成为人的主观目的, 它们就像是生存目的主干上的枝桠;为了这些目的,人类采摘野果、游泳、钓鱼、打猎…… 这些活动后来也渐渐成为人的目的, 以至于有人花钱去钓鱼,钓到又放掉; 人本来追求道德和荣誉是获得其他利益的途径, 但是后来追求道德和荣誉本身也成了目的。而各种生理快感、美感、 荣誉感、 崇高感……的意义都是促使人把某种直接或间接符合生存的感性活动由途径变为目的。人类需求之树就是遵循途径变目的规律不断长大的――先天遗传和后天发展两种因素都有。

美学中的功利和经济学中的效用在英文中都是utility。但是两者含义不同。 美学中的功利不是指快感或快乐本身, 而是指引起快感的事物的有用性。苏格拉底肯定美在于功利, 是功利美学的鼻祖。

需求美学和功利美学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需求美学认为美不在于功利, 而在于功利的缺少或需求;不在于得到功用, 而在于功用的不满足。比如, 流浪汉眼中, 别人的安逸家园更美;囚犯眼中,山林原野更美;一厢情愿者眼中, 得不到的意中人更美。人的审美心理有如河床,历史需求有如水流;水流冲刷出河床, 河床反过来引导水流。美感如同人类目的之树上的绿叶,其意义是促使人把接近一些对生存有利的对象由途径变为目的。从眼前看, 因为对象美, 人才想接近, 但是从长远看, 是因为人想接近, 对象才美。类似地, 不是因为对象丑, 人才想回避, 而是因为人想回避(比如毒毛虫, 人的病态), 对象才丑。

和其他快感相比,美感产生的同时没有其他任何满足。 这一特殊性就是美学的奥妙所在。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美的东西(比如自然风景、街头美女)通常有使用价值或边际效用, 但是没有交换价值。

4. 改进边际效用理论

上述观点和边际效用理论同样肯定:

1) 人类活动的动因是追求快乐, 回避痛苦。

2) 满足会渐渐削弱快感,不满足(或不满足之后的少许满足)才能带来更强的快感;快感(或边际效用)取决于不满足程度。

不一样的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物质需求,但是最终用快感来解释物质需求,他们说的满足也只是得到快感本身,而不是物质需求的满足;我研究快感,但是最终用物质需求来解释快感。我认为人类快感和不快感最终反映物质需求和生存需求。比如,用人和水果之间的需求关系解释水果引起的味觉快感。虽然有时候反映得不恰当(比如烟酒毒品引起的快感,那是因为进化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反映人类新的生存环境)。但是总的来说,人类的快感和不快感很好地引导了人类行为,使人类更好生存。这样一来,边际效用在我们这里就不仅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因为主观快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客观的物质需求和生存需求。这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和促进社会存在――也是一致的。

另外,如何对快感下定义,并且保证这个定义对人人有效?我研究过颠倒色觉的逻辑可能性问题(2003b),得到结论:个人心理感觉(比如色觉和美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语言一致不能保证感觉一致, 两个人天生相应红花绿草产生两种相反的色觉, 依次是ABBA 但是会一样说“花是红的, 草是绿的”。语言所指心理状态,比如“红色”和“美感”可以用而且只能用人的行为来定义――这种定义对所有人来说是一致的。比如,血引起的色觉就是红的,不管个人色觉如何;让人看了还想看,甚至想接近,不为其他,那就是美感。看了不想看, 甚至想回避, 那就是丑感。

据此,我们也可以用行为度量快乐。比如我愿意走一公里路看小桥流水, 超过一公里就不想去了, 那么看小桥流水的快乐就等于来回走两公里路的行为(或劳动)。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我们可以在边际效用和必要劳动时间建立某种等价关系。

最近, 我用热力学自由能增量公式解释财富增长, 得到这样的公式:

财富增量=产品价值增量-待加工成本增量

              =涨价引起的增值+数量增加引起的增值

-消费和污染引起的减值+加工成本降低引起的资源增值         

其中涨价引起的财富增值就和边际效用有关。 涨价可能是因为供应短缺, 也可能是因为人的需求结构改变了。 后者比如,居民富有了,为居住环境付出的代价就会超过为饮食付出的代价。一盆花可能贵过一袋米。原因是吃喝容易满足, 而居住环境不满足的空间很大。

上面公式后两项和劳动有关。根据这个公式,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兼容边际效用理论和劳动创造说的价值理论[2]

5.总结

    本文讨论了边际效用理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需求美学和途径变目的理论,讨论了如何改进边际效用理论, 以及如何建立边际效用和物质需求、以及边际效用和劳动之间的联系。本文讨论加强了这样的观点:科学是一个整体, 经济学、美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生物学……是密切相关的。 从更广的视野看问题应该可以得到更完善的解答。

 

参考文献

豪伊,1999:《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鲁晨光,2003a:《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鲁晨光,2003b: 《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一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200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译本,人民出版社。



[2] 参看论文《从新的财富增量公式看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