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系美学的最新框架
冯向军
[摘要]:本文提出了泛泛系美学框架的最新修订版本。对于美与美感的定义、美的标准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从泛泛系理论的观点出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两种绝然不同的美与美感:真如美和通俗美,并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与美感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还揭示了佛教美学以圆为美所包含的自然美特性。这里所谓的自然美符合一系列自然科学规律。
关键词:传统美学,佛教美学,以“圆”为美,真如美,通俗美,自然美,圆融。
1、引子[1]
美学作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的审美指南,其基本框架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难道通过对现象世界的视听而引起的快感或者所谓的视听快感就是唯一的或者本质的美感?难道欲望和快感之间的正反馈机理就是美学的本质机理?难道为便于异性识别而产生的结构就是美学进化论或需求进化论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而这些恰恰就是历史上多位美学大家所认定的美学内容[1]。对于这些问题,泛泛系美学将发出非常不同的声音。泛泛系美学从一开始就宣布自己是面向人类真实的进化需求的美学!
2、美和美感的本质定义
美是由意识对审美对象的观控所引发的怡然指向。美感是由意识对具体审美对象的观控所引发的具体怡然指向。换句话说美感的抽象化就是美;美的具体化就是美感。离开了美感的美的指向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谓的观控就是观察与控制的对立统一。作为泛有序对,
观控 =
(观察,控制)。
在不同的意识的观控标准下美和美感就得到不同的定义,所以美是相对的。因此不同的意识对同样的审美对象能够产生不同的美和美感的定义。由于意识的观控标准和观控过程是由众多的原因和条件所形成的,所以美和美感又是和合而生的。又因为意识的观控标准和观控过程的形成是一种因果相续的历史演进,所以美和美感又是因果相续的。因此美和美感都可以用一对对立指向组成的泛有序对(A,~A)来建模。
泛泛系美学
=
美学哲学
x 美学相对论
x 美学组成论
x 美学因果论,这其中
x 表示直积。
3、怡然指向的具体内容
所谓怡然是形容喜悦、欢乐、快乐、愉快、快感等等的词。所谓指向就是意识的分别、执着、念想、颠倒、妄想所产生的结果(包括对无一切指向的反映)[2]。所谓能指、意指、所指等等都是指向。无一切指向自然就是无一切分别、执着、念想、颠倒、妄想的产物,无能指、无意指、无所指。因此怡然指向就是意识的分别、执着、念想、颠倒、妄想所产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喜悦、欢乐、快乐、愉快、快感等结果。
4、两种绝然不同的美和美感:真如美和通俗美
所谓真如美是当意识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做到不分别、不妄想、不颠倒、不执着时所散发出的一种以定力为特征的本原美感。这种本原美感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给审美对象---觉悟的有情带来超越欲乐的解脱和美感(包括超越视听美感)而给有一定鉴赏力的审美意识则带来一种对称的美感。真如美的极致是本原所本具的知、觉、功、能、力、用、德全体现前。佛家的历代修者是这种真如美极致的实际修证者。修者对这种了无所得,生无生相,无生而无无生相的
“境界”只有用“本然觉海、湛寂性天、本地风光、本有家珍......”来形容。而通往这种“境界”的“妙庄严路”[3]之一即是彻底消灭包括通过“视听”观控所获得的“美感”在内的“见思二惑”[4]。不闻外界的声音而反过来闻自己的绝待圆融、独立而不改、无一切指向、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从来不动、如如不动的本性(此即所谓“反闻闻自性”[5]),让所听全部灭亡而不着空无所听之相,这样不生不灭的“寂灭”就现前了。然后忽然达到“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的绝待圆融的“境界”[5]。佛家另外一种通往“本原觉海、湛寂性天”的途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6]。所谓都摄六根就是把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门头给收摄住。更简单地说就是不准眼睛乱看、耳朵乱听、鼻子乱闻、舌头乱尝,身体乱触,脑筋乱动。所谓净念相继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到除阿弥陀佛外空无其他一切指向,而念阿弥陀也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所谓通俗美是意识通过分别、执着、颠倒、妄想所产生的美感。这种分别、执着、颠倒、妄想主要是通过作为观控过程的视听来完成的。其实将视听改为听视更好,那是因为人类的听觉器官是最灵敏的。另外视听美感并不全面,更全面的通俗美应该是:
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与快感的正反馈机制所形成的美感。
由于真如美是随顺本原的,我们把它叫做本然美或本原美;又因为通俗美是背离本原的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非本然美或非本原美。
[例一]:在本例中,我们要展示一个通俗美的实例。例如有男人暗恋上了一位女人,这位女人在别的人眼里被认为是“人又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在这个男人眼里,由于想得到她的欲望与从该女人的一举一动中所得到的快感形成了“正反馈”,所以这女人就变成了“西施”。这位女子在该男人心目中所产生的美感就是一种典型的通俗美。
[例二]:在本例中我们要展示一个真如美不够完善的实例。例如那苏东坡号称八风吹不动,但是却被佛印禅师一个“屁”字打过江[7]。这就是没有定力的表现。从本原美的角度来看,苏东坡还是不太美,因为他心随境转背离如如不动的本心。他要使自己的潜能彻底显露,使自己事事无碍处处无碍就比较难。用形象来说:苏东坡不够“圆”---对“屁”不能不动而对其他的什么可能不动。这种区别对待就包含不平等性。既有不平等就“不圆”。"不圆"就不美。
可见本原美和非本原美的产生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原美总可用“圆”来描述,越“圆”越美;
非本原美总是通过分别、妄想、执着来产生,把不美的也可变成美。
泛泛系理论把真如美和通俗美看成一对表演无一切指向的对立指向。
5、真如美的现实性和与欲望无关性
很多人在看过我对真如美的描述后,可能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真如美离现实太远,与我们凡夫俗子关系不大。”其实真如美同通俗美一样,比比皆是。现举若干实例来说明。
[例一]:假设有位年轻男子遇到了一位女人。这位女人按通俗美的标准来看很美。这位女人使尽浑身解数来挑逗这位年轻男子。面对这样的极度诱惑,此男子巍巍然不动心。当我听到这位男子的事迹后,我出于认同和敬佩就会觉得这位男子的形象既高大又优美。这种美就是由定力产生的真如美。关云长、赵子龙、司马光等在我心中就具有类似的真如美。
[例二]:对于大敌当前而稳如泰山的大将军们,我会觉得他们的形象既高大又优美。这样的美感就是真如美。
[例三]:对于那些在遇到极大挫折时能保持理想和信心不变的人,我会觉得他们是干大事的人。进而觉得他们的形象既高大又优美。这样的美感就是真如美。
[例四]:对于在大成功面前心如止水的人,我会觉得他们是谦谦君子。进而觉得他们的形象既高大又优美。相反我对于<<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不生美感。这样的美感就是真如美。
[例五]:对于在大侮辱面前如如不动的人,我会觉得他们是贤人。进而觉得他们的形象既高大又优美。这样的美感就是真如美。
[例六]:对于那些在事业上能持之以恒的人,我会觉得他们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有定力的人。进而觉得他们的形象既高大又优美。这样的美感就是真如美。
......
上述真如美显然与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欲望无关。
此外还有另外一类明显与欲望无关的美感。对于某些信仰而言,神是高不可攀、不可达的,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神却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美感显然与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欲望无关。
6、真如美和通俗美的基本特性对比
我们把审美者叫能美而把审美对象叫所美。
(1)通俗美是以能美的分别、妄想、颠倒、执着为根本的,而真如美是以能美和所美在某种程度、某种层次上的不分别、不妄想、不颠倒、不执着以及由此产生的定力、守恒和对称为根本的。对于真如美而言,只有当能美的美的标准和所美的美的表现趋于相对一致时,美感才会产生。
(2)通俗美是以能美的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等天台宗所谓的五欲为基础的。五欲是五种情欲,又称为“五箭”,可见通俗美是典型的广义向量。与此相反真如美是以所美在色、声、香、味、触面前相对如如不动为基础的,所以具有变中的相对不变性,这是一种对称性、泛对称性乃至无一切指向的广义泛对称性。
(3)通俗美的美感程度与五欲的欲望强度成正比而真如美的美感强度和所美在色、声、香、味、触面前所表现出的定力力度成正比。
(4)通俗美的能美具有十分明显的对所美的攀缘性而真如美的所美一般都具有坚固的守本性性。
(5)通俗美一般而言具有能美与所美之间的纠缠不清性和能美对所美的染着性。与此相反真如美具有所美在色、声、香、味、触面前的一尘不染性。
(6)通俗美具有排他性或不圆性而真如美具有平等性或圆融性。
7、真如美的极致
-
绝待圆融的佛学、佛教美学、科学意义
7.1 绝待圆融的佛学意义
绝待圆融的佛学、佛教美学意义在下面的摘录中得到十分充分的体现。我们直接引用原文反而给读者的悟性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摘自《梦东禅师遗集》[8]:
又以绝待圆融为宗,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全体,具心大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于四句,绝于百非。独体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法既尔,万法皆然。各约诸法当体,绝待无外。是为绝待。又以十界万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罗,一一该彻,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如当台古镜,影现重重。如帝纲千珠,回环交摄。此约诸法迭互相望,是为圆融。
7.2 绝待圆融的科学意义
绝待圆融的实质科学意义是独立而不改、无对立面、无一切指向;绝待圆融的表相科学意义是各向遍历;各向平等;各向互内(互相包含,故仍属平等性);绝待圆融的表相部分科学意义的数学描述是n-维空间上的超级球面或广义圆分布。圆有360度。仔细分析起来圆遍历了无穷多个指向且具有各向半径不变性。所以圆的确具有各向遍历性和各向平等性。同理n-维空间上的超级球面或广义圆分布也具有各向遍历性和各向平等性。佛教美学学者祁志祥从学术角度注意到了佛教以"圆"为美的美学观[9]。祁志祥说:“佛教虽然从因缘聚散方面揭示出事物虚妄不实的本质,但同时又肯定,事物从现象上看又是不空而有的.这样,佛教就从对现实美的否定走向了再否定,即对现实美的变相肯定.以"圆"为美,是佛教对现实美的变相肯定的突出表现之一.佛教认为,圆形圆满无缺,是现实中最美的图形;涅盘圆满无缺,因而称"圆寂";般若圆通无碍,因而称"圆智";佛法圆活生动,故称"法圆".如果说"净"是佛典中频繁出现的道德术语,那么"圆"则是佛典中频繁出现的美学术语.”
那么佛教以“圆”为美的美学观是不是一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自然美学观呢?本文的答案是肯定的。绝待圆融的表相的部分物理学特性包括[10]:
(1)在所有的分布中,唯独广义圆分布是在无约束条件下得以实现的;
(2)均匀分布;
(3)最大各向平等度;
(4)最大各向同性度;
(5)最大圆度(最大各向平等性,最大各向同性度等的合称);
(6)最大信息熵(平均信息量);
(7)最大复杂度;
(8)最大玻尔兹曼几率;
(9)最大发生概率。
由此可见真如美既是本原美又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自然美。
8、真如美的极致和通俗美的极致在形象上的巨大区别
真如美的极致在形象上来看就是具有各向遍离和各向平等的圆分布、球面分布和广义圆分布。水性杨花者的欲乐可以说是通俗美的极致。因为水性杨花者的欲望各向遍历(染着一切)且随一切色声香味触的变化而随机变化,毫无平等性和定力。下面我们分别绘出真如美的极致和通俗美的极致的形象。
(a)
(b)
图一、真如美的极致的形象
图二、通俗美的极致的形象
9、美感的标准和意识、因果的关系
世出世间一切事不离因果二字。美感的标准是由意识的取向决定的,而意识的取向则是由非常复杂的因果相续过程所决定的。由于复杂的因果相续过程,通俗美的能美其意识的取向不离欲望。什么是欲望呢?按现代汉语词典第1416页的解释,欲望就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因为通俗美的能美其意识心就是指向欲望的,所以其美感程度就与对所美的欲望的强度形成了正反馈机制。同样由于复杂的因果相续过程,真如美的能美其意识的取向就是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离欲的。因此真如美的美感程度与所美的离欲程度成正比而与能美对所美的欲望没有多大关系。我为什么会觉得上述现实中的真如美是美的呢?首先是我心中觉得真如美的极致是美的,我才觉得与真如美极致和合的是美。我为什么觉得真如美的极致是美的呢?那是因为真如美的极致是“归无所得”,“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于真如美的极致而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如美的极致的确是不想得到一切东西或达到任何有指向的目的。所以的确是离欲的。看事物要看其本质和走向。当一种现象是朝真如美的极致走时,即令还不完善我们也把它叫真如美。我看上面的现实中的真如美,都是觉得那些美是与真如美的极致和合的。我之所以觉得真如美的极致是美的,还有一个原因是真如美的极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本原独立而不改、绝待圆融、无一切指向、从来不动、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因此本原的表相在我心中具有广义圆分布的全部特征:各向遍历、如如不动。那么我为什么就会觉得具有上述诸多特性的本原就是美的呢?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复杂的因果相续的过程所决定的。
由此可见泛泛系美学的确可以同时解释真如美和通俗美的本质运作机制。不排斥其他学派而有所圆融、有所超越。
10、善之中所包含的真如美
人们把自利利他以大我为我叫做善,其实这善中包含真如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善中包含平等性或广义圆分布。
人们把能无条件地与乐拔苦的大慈大悲叫做善,其实这善中包含真如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善中包含平等性或广义圆分布。
人们把在五欲的极度诱惑面前保持定力这件事叫做善,其实其实这善中包含真如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善中包含平等性或广义圆分布。
人们把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叫做善,其实其实这善中包含真如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善中包含平等性或广义圆分布......
11、结语
本文提出了泛泛系美学的最新框架。本框架具有圆融传统美学、佛教美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
参考文献
[1]鲁晨光,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
[2]冯向军,关于泛泛系理论的指向的定义初探。http://blog.sina.com.cn/u/49ef663d010008wt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http://www.lotusworld.org/fjjd/lyj/lyj1.htm
[4]陈义孝,
佛学常见词汇,http://cbs.ntu.edu.tw/link/cxycn/cxycn02457.html
[5]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
... /sutra/sutra_23.htm
[6]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fjjd/cyjw/200502/2382.html
[7]民间故事:八风吹不动。http://www.xici.net/b747551/d49550863.htm
[8]梦东禅师遗集。http://www.kangzheng.com/longyuan/fxwz/fxwz82/fxwz82/08.htm
[9]祁志祥,以"圆"为美--佛教对现实美的变相肯定之一,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No.1 p.37-43,200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
... 003/0301/030107.htm
[10]冯向军,泛泛系理论的圆度决定论,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WCFSGS)[EB],第3卷第2期总第20期,2007年2月。
03/17/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