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派美学丛刊》第四期

编者的话

适逢科学派美学网站创建2周年,科学派美学丛刊第四期刊行了,都值得庆贺!

我们特别推荐章辉的文章《关于美学学科范式的思考——访张法教授》。张法教授指出:“如果真要给美学定位,美学不属于任何学科,而是属于跨学科或超学科 。”“实践美学通过实践哲学来解决美的起源问题,通过解决美的起源问题来 解决美的本质问题。这两个建立在西方近代思维模式上的理论原则 ,很早就遭到了现代思想毁灭性的批判。“形式美本源于人与宇宙的同一性。”只要我们看到实践美学既未能解决好美的起源问题(其结论得不到人类 文化学的个案支持);也未能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其美的定义不能运用 于具体的审美现象),就能知道实践美学的命运。”实践美学来源于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其中特别是马克思所说的 “美的规律”那一段话以及“劳动创造了美”的著名论断,可以说 ,实践美学基本上就是这两段话的演绎。张法指出“要用这两句话来推出美的起源,缺乏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材料支持这些观点很值得人们深思。

汪济生的《一个借概念魔术完成的对自然的超越 》深刻揭示了李泽厚实践美学观的阿喀琉斯之踵“广义自然人化说”; 潇牧在《审美的社会生物论》中阐明,要把握人类审美的真谛,必须坚持社会性与生物性统一的观点 。其它所录论文亦有不少观点的创新,在此不一一列出。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潇牧先生的文章 《审美的社会生物论》完成于1987年,为支持本刊 ,将压箱底之作大海捞针般找出,为形成电子文本,打字一天多 !还有远在美国的shishanke先生、新加坡的金耿洲先生、湖北的张国文先生,以及20多岁的学子王炜等都给了本刊热情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从这期丛刊可以看到,基本上取得了美是生命现象的共识 ,这是科学派美学与实践派美学最根本的区别。

回顾这2年感慨良多。由于与主流美学的理论相左,科学派美学前进的道路崎 岖而曲折,即使在开放如斯的网络上,许多科学派美学的声音也常常会 遭到蛮横无理的打压与封杀。

在“学坛万象”栏目里我们整理了一组帖子:《一场网络美学大争论的 回顾》,正是由于北大2.23事件,促成了《科学派美学丛刊》的诞生,反而成为一件好事,发表这组帖子 ,也算是一个纪念吧。

最后声明:有少部分文章我刊未获得授权,敬请作者迳与本刊联系 ,邮址:txxs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