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控制论模型及各种审美现象解释

 

鲁晨光

 

论坛讨论链接

 

            摘要:本文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快感和欲望――特别是美感和喜爱心理――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提出人类欲望和快感的的河流控制模型(包含随意反馈和负反馈模型),并由此 澄清美和功利的关系以及美和理性的关系,解释人类及鸟类审美现象以及艺术现象。

 

1  快感和欲望的关系——河流模型

按照通常的用法,“意志”是基于理性的欲望,“欲望”是基于感性的“意志”。“情绪”,比如喜欢、爱,介于两者之间,同时基于理性和感性。为了方便,下面我们用“欲望”一词泛指各种欲求,包括意志和各种情绪,比如喜欢、爱、想接近等情绪,而不仅仅指生理上的、本能的欲望或占有欲望。

仔细考察不难发现,我们所欲望的对象除了有合乎我们基本物质需要的属性,通常也都有香甜美之类好属性,很少例外;反之亦然。比如苹果、花生、肉食等有营养的一面,又有香甜和好吃的一面,舒服适用的衣物或环境也往往有好看的一面。聪明、善良、年轻、健康的人又往往有美的一面。反之,像垃圾堆、毒毛虫、癞痢头、红眼睛、霉烂的花生米等对人有害的东西,也总是有臭、苦、丑等令人不快的一面。如果问人为什么喜欢吃苹果,一般的回答是:一是因为苹果有营养,二是因为它香甜可口。为什么香甜可口?因为它本身就有香甜的好属性。按照这种看法,欲望产生的前因后果如图 1所示。

1  关于苹果为什么好吃的朴素看法

然而,上述因果关系显然有三大缺陷。一是两种因果关系并列,没有内在联系,叫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互不相干的两种因果关系总是碰巧结合在一起,很少例外;二是和自然选择理论不协调,因为生物不可能仅仅为了服从外物本身的香甜美等物性而产生对其生存无利的快感功能;三是不能解释人或动物对同一对象感觉并不普遍地一致或稳定不变。比如老虎和猴子对苹果的感觉不一样,人在当乞丐时和当皇帝时吃剩菜豆腐汤感觉不一样。

综合几方面考虑,我们觉得这样假设妥当:如果不是从眼前而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香甜美引起欲望”这一因果关系应该彻底颠倒过来,不是因为瓜果肉食本身好吃人才吃它们,而是因为人乐于吃它们(出于营养需要),它们才显得好吃;不是因为一些对象本身美人才喜爱,乐于接近;而是因为人喜爱,乐于接近它们,它们才显得是美的。同样,不是因为一些东西本身臭、苦、丑,人才回避;而是因为人有必要或总是想回避它们,它们才显得是臭的、苦的或丑的。欲望和快感产生的前因后果如图 2所示。

2  欲望和快与不快感产生的前因后果

依据这一模型,快感在本质上是激励欲望的正反馈信号(不快感是负反馈信号),推动其产生发展的是基于需求的欲望;快感反映了人和外界的需求关系又反过来促进了这种关系的发展。

上述模型做到了:(1) 两种因果关系并列的现象不再存在,对象合乎需求的属性和引起快感的属性有了有机的联系;(2) 肯定快感是激励欲望的反馈信号,与自然选择理论协调;(3) 可以根据需求关系的不同和变化,解释快与不快感觉的不同和变化(后面阐述)。据此,只有既有功用而又常常不满足于人的需要的东西,即人所欲望的东西,才会使人产生快感。

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就肯定过:快感功能促进行为过程,不快感功能抑制行为过程【1】。为了从控制论的角度解释快感不快感,我们先请看图 3所示的轮船方向控制过程。

3  轮船方向控制

这是维纳在《控制论》中再三提到过的一个典型控制过程【1】。其中船舵控制部分带有蒸汽推动机构,控制的目的是使船的实际方向和理想方向尽快一致。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可能由于理想方向的改变,也可能由于风或水流的干扰,船的实际方向与理想方向不一致;为了减少偏差,人根据偏差大小操舵,意在改变船舵偏转角度;这时蒸汽阀门打开,蒸汽克服摩擦力及水的阻力使船舵迅速地偏转到人所希望的角度(有如快感的作用);渐渐地,船的实际方向与理想方向一致,操舵及蒸汽推动停止。

注意:人用手抓苹果时,也是根据手和苹果的距离(相当于不满足),而不是手或苹果的位置,来控制手的动作的;美感反映需求,艺术反映现实是类似的,不是反映已有的,而是反映差距或缺少的。因为那样才能激励人的行动。

这一控制过程中有两种反馈,一是稳定反馈——负反馈,一是随意反馈——正反馈。温度控制以及其他许多控制过程都有同样形式,甚至河流运行过程也可以用类似的因果关系框图来表示(参看图 4)

4 河流自动控制

考虑到满足对欲望的削弱,我们可以把图 2改进为下图 5。因为这个模型和河流控制模型结构相似,我们且称之为“欲望和感受的河流模型”或者简称“河流模型”。对于有理性的人,图 5可以加上认识的作用如图 2

5  欲望和感受(快感不快感)的河流模型

比如人对水的追求自动控制过程是这样的:当人体缺水时,人就口渴并产生喝水欲望,并且其强烈程度和水的缺乏差不多成正比;喝的同时人产生生理快感,快感又反过来促进人喝的欲望;渐渐地,人体水分增加,口渴及喝的欲望减弱,快感减弱……,最后,满足和需要相符,同时欲望和快感消失。人吃馒头、水果等也是一样的。据此,欲望和快感的强度取决于需要和满足之差:缺乏或需求的程度。这和通常的经验是一致的。

按照上述看法,快感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河床引导和水流之间的关系,或蒸汽推动和操舵之间的关系:

1) 河床引导和水流互为因果,并且水流是最为根本的动因;同样,感受和欲望互为因果,并且欲望是最为根本的动因;

2) 蒸汽推动装置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操舵,同样,快感功能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巩固和促进人的欲望;

3) 河床一旦随水流的冲刷而形成就有其相对稳定性,同样快感功能一旦应欲望而形成就会相对独立存在。

新的因果关系和传统的因果关系不同之处主要是:

1) 否定满足是快感的原因,而认为满足和快感同是人对事物的欲求所导致的结果,两者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发生。比如烤红薯使人产生味觉和嗅觉快感,味觉快感和满足同时发生;但是嗅觉快感在吃不到时也能产生。

2) 强调欲求(需求和欲望)对快感产生的影响,认为欲求导致快感,快感反过来又成了欲求的动因;就像是水流冲刷出河床,河床反过来又引导水流。比如认为人对肉的食欲导致了人的食肉快感,相应的快感反过来又巩固和促进了食欲。由此类推,欲求的反面——回避或讨厌情绪导致不快,不快感反过来又促使人厌恶、回避对象。

3) 不仅认为快感,而且认为快感功能也是过程的产物,是历史上人和对象之间的欲求关系及相应的感性活动或者说实践(取其广义或原始用法)造就的产物,就像河床是历史上水流冲刷的产物一样。比如认为人相应肉食产生快感的味觉功能乃是历史上人和肉食之间的欲求关系及相应的感性活动造就的产物,就像河床是历史上水流冲刷的产物一样。

根据新的因果关系,各种快感的产生有着相同的形式;快感强度一方面取决于目前的欲求,一方面取决于人和对象历史上的欲求关系造就的快感功能。快感功能应欲求的变化而变化,又有其相对稳定性,就像河床应水流的变化而变化,又有其相对稳定性一样。快感功能的产生发展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其先天发展可以同样理解,只是先天性的每一步发展都是需求关系选择的结果。

各种生理或心理(感觉或认识)快感功能的产生发展也有着相同的形式,只是生理快感功能稳定性大一些,相应欲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不怎么明显,有着较为固定的对象;而心理快感(喜悦感)没有固定对象,迅速应欲求关系变化而变化。美感则介于两者之间。

根据新的因果关系,快感应欲求的变化而变化,而欲求最终又建立在客观需要之上,因而也可以说:快感应需求(需要和欲望)的变化而变化,需求和快感是在对立统一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就像水流和河床是在对立统一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样。

 

2  新假说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

 

快感是否反映需求关系,以及是否因需求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下面我们用事实说明。

1) 一贯合乎需求的东西一般引起快感,反之引起不快感。一个典型的事例是花生米引起的感觉。正常的花生米是很好吃的,但是稍有霉变,味道就极坏。据说霉变的花生米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很显然,感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辨别食品的功用和危害。葵花籽、肉食等是类似的,变质了有毒,味道也很坏。

2) 需求关系不同,感受不同。比如,对于老虎,只有肉食才是好吃的,而瓜果却不堪入口;而对于猴子来说则相反。

3) 需求关系改变,快感也因之改变。比如,人是由猿类进化来的,可以推想,人类早先并不因肉食产生味觉快感,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猎获能力的增强,人类开始仅仅为了充饥而食肉,只是后来才产生相应的快感功能的。茶本不使人产生快感,由于人类食物构成改变了(肉食增加了),工作方式改变了,适当地饮用茶有助消化提神。人主动再三享用,于是渐渐产生快感。啤酒、辣椒等是类似的。一般说来,显示年轻、矫健、地位优越的人是美的,因为他们一般合乎人们互助或性选择的需要;但是如果某人有着上述外表但却品质恶劣,或有严重的传染病,对于总是想回避他的人来说,那外表看起来就会由美变丑。

4) 快感强度总是因需求迫切(或缺少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于饥饿的人,馒头格外香甜;对于口渴的人,凉水胜过糖茶;对于寒夜中的流浪汉,闪烁的篝火是很美的;对于地狱中的囚犯,山林原野是很美的。中国有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当皇帝后吃厌了山珍海味,什么都不好吃,十分怀念当年落难时两个叫花子送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其实是剩饭菜和烂豆腐熬的汤。中国年纪大一点的人都有类似经验。这说明好吃不好吃,需求或缺少是重要原因。

5) 持续或反复需求会使相应的快感功能高度发展。比如,喜欢钓鱼的人乐于欣赏荷塘垂柳的美,渔夫和猎人特别喜欢篝火的烟味和火药味。我曾经到过一个Casino赌场,那里有数百台吃钱币老虎机,不时有钱币下落的哗哗声——那是赌客赢了。我的一位朋友常来玩,他对我说:你难道不觉得这声音很美吗?后面我们将说明这是由于途径变目的的缘故。这类现象通常被认为是由于习惯。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习惯而看不到需求,我们就不能解释有些经常性的活动易于让人习惯,而有些却不易——比如大工业生产中的工人劳动。

3  过程中的缺陷——烟酒毒品问题

本书肯定快感反映需求,但是并不认为两者总是一致的,而是认为感受功能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就像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一样,两者总是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但是最终趋向于适应,双方在矛盾运动中得到发展。

关于快感反映需求,有人会提出下面反例:“中药合乎病人需求,可它们通常并不使病人产生快感。”

回答是:快感功能就像社会意识一样有其相对稳定性;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苦的中药通常并不是人需要的,甚至有害,所以引起不快感。医学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吃多了会导致中毒。但是,有利有害是相对的,对不同的人可能不同。和前面结论相一致的事实是,如果某人为了治病常常主动服用某种中药,那么这种在别人嘴里是苦涩的中药,在它嘴里就会可口得多。就像花椒在四川人嘴里可口得多一样(花椒可以驱寒去湿)

“你能说明辣椒和花椒由不好吃变为好吃,但是一开始(比如对于小孩来说)为什么不好吃呢?辣椒不是很有营养吗?”

我的回答是:有些植物为了保护自己,于是针对动物的感官产生某种刺激物质,这类物质要么对动物机体有伤害,要么和伤害性物质类似,于是使人产生不快感觉,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目的。但是人体在食用过程中渐渐“意识”到利益大于损害,于是渐渐产生快感。好像人体在和辣椒搏弈,最后是双赢——人工选择使得辣椒更为广泛传播。

“烟酒鸦片对人体有害,可是它们为什么使人产生强烈快感。”

回答是:烟酒鸦片对人体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提神治病的一面,只是过量使用才害多利少。达尔文理论承认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折衷的结果,由于表现型的整体是选择的目标,所以不可能同时使表现型的所有组成部分按相同的程度改善,以至于在人体留下了被烟酒鸦片侵害的隐患。

近年来,外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酗酒、吸烟、吸毒所以会上瘾,是与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有关。有关研究表明:多巴胺就像血清一样,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将神经元的信息从大脑中的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血清素与情绪的悲伤和低沉有关,而多巴胺则与兴奋和欢快有密切联系。有时一个拥抱、一个接吻、一句赞扬的话甚至赢了一局扑克牌都会引起多巴胺的升高,那种强烈的兴奋情绪就像毒品的作用一样。[1]

由此看来,烟酒毒品的危害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多巴胺取代和减弱了原先快感机制产生的多巴胺,导致人的错误追求。人体的缺陷在于不能根据多巴胺的来源决定快感的产生。但是达尔文理论相信,如果一种构造害多利少,那么它迟早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人类对烟酒鸦片的享用历史还很短,人的快感功能和新的需求关系暂时还不太适应。因为不难想象,特别嗜好烟酒鸦片并因而导致身体损害的人将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使得只有和新的需求关系相适应的快感功能得以保留和发展。

4  美感的意义——促使人在空间接近所喜爱的  对象

肯定快感不快感是反馈信号,那么寻找其原因就非常简单——从结果去找原因。味觉快感的结果促使人想吃、多吃,那么吃的需要以及想吃就是味觉快感的原因。美感的结果是什么呢?更加喜爱、乐于接近对象;那么,喜爱、想接近就是美感的原因。反之,丑的对象促使人在空间回避对象,那么回避的需要以及想回避的心理就是对象丑的原因。崇高感被认为是最为神秘的感觉,但是从结果看原因,原因就很简单。崇高感的结果是什么?使人在自然或社会的恶势力面前更加顽强不屈,那么不屈的意志就是崇高感的原因(本书后面有详细讨论)

我们把欲望和快感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称为动求关系。动求关系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感性的,其结果是人的生理需要满足,维持这一关系的是各种生理欲望及相应的生理上的快与不快感觉(香臭、甜苦、舒适、疼痛等感受);第二种是知性的(也可以说是审美的),其结果是使人在空间接近或回避一些东西,维持这一关系的是人的喜爱和讨厌之情绪,以及相应的促进它们的美感和丑感;第三种是理性的,其结果是使人得到某些东西,维持这一关系的是人希望某事件发生(比如得到功利)的愿望以及相应的喜悦和失望之痛苦。三种动求关系之间的联系如图 6所示(这是图 5的详图,但是不快感及其作用对象略去未画)

6  欲望和感受的河流模型细化

三种动求关系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人首先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促进生理追求的是各种生理快感(快适)。为了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以及各种生理快感,人需要在空间接近一些对象,回避另一些对象。美感的意义就是强化人接近某些对象的情绪;丑感的意义相反,强化人回避某些对象的情绪。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并追求生理快感以及美感等知觉快感,人谋求某些事件的发生,相应的感受是喜悦感和失望之痛苦。

上述模型和美学史上公认的两个结论是一致的。一个结论是美和喜爱情绪密不可分;另一个结论是美需要形象。

美和喜爱密不可分,缪越陀里谈到过:“美是在我们心中引起快感和喜爱的东西。”(2】,89)鲍姆嘉通谈到过:“美本身就使人喜爱,丑使人讨厌。”(2】,142)  博克谈到过:“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每逢我们见到男人或女人以至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欢喜的时侯,……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他们人身的温暖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和我们接近。”(2】,119)(注意,博克这里已谈到美引人接近)。其他许多美学家也有类似的论述。最有意义的是,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这样一类民谚:“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因为美才喜爱,而是因为喜爱才美。”图 6所示基本看法显然和上述美学家的肯定,尤其是上述民谚相一致。

历来几乎所有美学家都肯定美需要形象(包括声音),绝大多数美学家都认为视听两种感官是审美感官。由图 6可以推出与之一致结论:因为美的意义是促使人喜爱对象,在空间接近对象,而只有那些有视觉形象的或能发声的东西,比如一个人、一棵树、一个环境或一段声音——这些东西有方向性,人才有可能接近;而一种物理性质、一个概念或一件事则不然。所以只有视觉形象或声音才会是美的。显然,由此解释美的形象性比用“理念的感性显现”解释要自然得多。

上面结论和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显然一致。图 6肯定美是促使人接近对象的反馈信号,这也就是认为它既不在物,也不在心,是物对人的作用(美感可看作是反作用),但又和人的喜爱情绪相关——这就像是说地球对人的引力和人的质量相关一样。这种看法也可以说成是:美作为人的对象是人的喜爱情绪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下面我们再看,通过上述模型,如何解决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的矛盾、理性主义和感觉主义的矛盾,并由此看模型的合理性。

5  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矛盾的解决

美的功利性意思有几种,一是就美感或美对人生意义来说的,这一功利性(生物学功利主义观点)本书显然是肯定的。二是就美的原因来说的。这一功利性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其自身有用,或合乎其自身目的;另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审美者有用(如果审美者得到对象的话),美学上主要争论的就是后一种。肯定美和这一功利性相关也就是肯定美和人的现实生活需要相关。后面我们仅就这一功利性讨论。

功利主义者之所以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一是因为绝大多数美的东西同时也具有好、善或有用的性质;二是因为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便于解释美感必然性,对于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肯定美和功利相关才能用人类物质需要的发展变化来说明审美活动及艺术的发展变化,进而解释达尔文留下的生物学难题。

反功利主义者之所以否定美和功利相关,也有其似乎很有力的论据:(1)有用的不都是美的,美的也会是无用的;(2)美感并不因人认识到对象有用无用而产生;(3)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常常是审美者不能得到的。

本书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但却不认为两者有必然因果关系,而认为功利是美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只有既有功利、又是缺少的或理想的,人们从而喜爱的,这样的东西才会是美的。依据图 6所述基本看法,对于反功利主义者的三条论据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肯定的,但却不认为这些论据能足以否定美和功利相关。

首先看第一条论据:有用不皆美,美的不皆有用。博克用猪鼻子,库申用杠杆,桑塔耶拿用苏格拉底的大嘴巴,许多人用粪筐、生肉、泥土、机器……来说明有用不皆美,但是这并不能动摇图 6对美和功利相关的肯定。因为猪的鼻子、人的大嘴巴仅仅对对象自身有用,而不是对观赏者有用,更不为观赏者所喜爱,因而它们不美;杠杆、粪筐、生肉、泥土……可能对观赏者有用(如果观赏者得到的话),但是,要么是因为它们太普通了,通常并不是人所缺少的从而乐于接近的,要么是因为脏、腻等原因,人通常非但不乐于接近,反而总是回避,因而这些东西不美甚至丑。

博克以及其他许多人曾用光滑、柔软、颜色鲜明……等形式来说明美的不皆有用。的确,只从眼前看,有些形式似乎本身就美,但是从长远处看,我们也不难找到其功利的原因。由于美感功能像河床一样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才视这些形式本身是美的。光滑之所以比粗糙美无非是因为光滑的东西,像各种金属或瓷的器皿、青石板、新桌椅,一般贵重、干净而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粗糙的东西则不然。柔软之所以比坚硬美,无非是因为柔软的东西,像虎皮、绒毛、海绵、新毛巾,一般保暖,不伤皮肤并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许多坚硬的东西则不然。其他形式的美也都如此。其实这些形式的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因其内容的善与不善而改变。光滑的蚯蚓、柔软的毛虫、颜色鲜明并且红绿对比的红头苍蝇……美吗?它们的外表不美显然是由于其内容不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回避它们。人体的某些形式(比如脸色红润、眼睛有神、身材匀称)美,某些形式(比如残缺、畸形、病态)丑,道理是一样的。

博克等人只看到美引起人喜爱,而看不到喜爱使对象变美,这就像只看到河床引导水流而看不到水流冲刷出河床一样。其机械性正在于此。

关于反功利主义的第二条论据:美感不因人对对象有用无用的考虑而产生。这意思比如:人见到一座果实累累的葡萄架时,美感只因直觉而产生,并不需要考虑能否得到以致吃上葡萄,如果考虑,他产生的便是喜悦(有人称此为功利感)或失望之痛苦,这些感受非但不是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如前面提到的康德论述)

我也认为,这是确实的,喜悦和美感不是一回事,两者从属于不同的动求关系。就对象来说,美感的对象是形象,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喜悦的对象是事件,必须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就人的感知方式来说,美感因感官直觉而产生,喜悦因大脑认识而产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时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人考虑功利会破坏美感,这并不是葡萄功利性的过错,只是因为理性的动求关系占了上风,排挤了知性的动求关系。如果人只注意形象而不注意事件,美感照样产生。美感产生和喜爱情绪相关,而该情绪又和人对葡萄的功利性的需求相关,并且也和人过去对葡萄的功利性考虑相关,因而美感或美最终还是和功利相关。

反功利主义的第三条论据是: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通常是观赏者得不到的。这是确实的,比如囚犯面对清新自由的山林原野时,流浪汉眼见别人的安逸家园时……。反功利主义者由此推论:一个具有功利而人又得不到的东西,人只能因它产生失望、不安之痛苦,而不能产生任何快感(包括美感),所以美感不因功利而产生(如桑塔耶拿所说)

我们前面讲过,这种否定基于错误的大前提:“满足产生快感”。本书认为,正因为人得不到,人的美感才格外强烈。因为人越是缺乏的东西,就越是喜爱,越是乐于接近,也就越是觉得它美。在这些场合,人确实能产生失望或不安之痛苦,这是因为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比如当囚犯面对野外而又难以自由时,如果他只注意形象,他就会产生美感;如果他只注意事件——难能自由,他就会产生失望之痛苦。由于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美感和失望之痛苦在同一场合产生是可能的,丑感和喜悦在同一场合产生也是可能的,比如人在打死老鼠、毒蛇或看到罪犯受惩罚时。

6  理性主义和感觉主义矛盾的解决

理性主义强调认识对美感的作用,而感觉主义否定认识的作用。理性主义美学观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休谟、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观;感觉主义美学观如夏夫兹博里、博克等人的美学观。

通过分析美感特殊性,我们看到,就审美时人的心理状态来说,感觉主义是对的,因为审美无需思考,思考引起的喜悦或失望反而会破坏美感。但是要追究美感的原因,理性主义美学观解释要容易一些。因为美感也确实和过去人对对象“善”的认识相关。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喜欢的情绪就和认识相关。

康德等人的德国古典美学试图解决两者之间矛盾,他们否定功利认识,强调感性中含有理性,认为美感产生是因为意识到某种精神胜利。但是这种解决方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神秘而不符合自然科学,也很难解释美感差异。

依据上面模型,解决这一矛盾非常简单。该模型肯定:美感是感官直觉到的,和其他生理快感一样,其原因是欲望(包括意志和情绪)。但是人的欲望和人以前的认识相关,因而以前的认识会影响此后的美感。

我注意到:一种水果如果是好吃的,其外观也将是很美的。比如对我来说,最好吃的那种西瓜瓤,看起来也是最好看的,最好吃的那种苹果,看起来也是最美的(参看后面水果附图)。如果一个姑娘其貌不扬,但是很有能耐,或者为人和善,那么她给人的感觉就会美得多。反之,如果一个姑娘外表不错,但是品质恶劣或者有严重的传染病,那么她给人的感觉就会丑很多。请读者反省一下自己对各种水果和对异性的美感,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这就是李泽厚再三强调的感性中有理性。但是不同的是,本书肯定:理性来自个人历史而不是人类历史;理性是和需求相关的理性,而不是超功利的神秘理性。

 

7进化论难题――鸟类华丽羽毛生成――的美学解释

 

达尔文肯定生物学的功利主义,认为生物的一切构造都因为有利于自身生存而存在发展;比如花朵的香味和艳丽因为能招引昆虫为之传粉,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果实的甜和美因为能吸引鸟兽吞食,以便传播种子,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鸟雀的华丽羽毛因为能赢得异性的喜爱,以致在性选择中获胜,从而被保留。但是昆虫鸟兽为什么会有相应这样一些东西而不是那样一些东西产生香甜美等快感的功能或心理呢?

我们可以用雌孔雀的美感功能解释雄孔雀的羽毛,但是雌孔雀的美感功能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说昆虫的审美心理选择了艳丽的花朵,那么昆虫的审美心理又是谁选择的?对此达尔文困惑了。            达尔文写道:“最简单的美感,就是对于某种色彩,声音或形状所得的快感,最初是怎样在人类及低等动物心理中发展的呢?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假如我们问为什么某些香和味,引起快感,而对别的却感觉不快,这是同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在这一切情况中,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多少有关,但在每个物种神经构造里面,必定还有某种基本的原因存在。” (6】,126)

            这个难题的意义不能小看,因为它决定了适者生存是否是普遍性原理。需求美学不只是为了解决美学难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生物学难题。

            鸟雀羽毛千姿百态,我相信大多是由于信息的原因。比如,为了便于同类寻找或相聚;便于辨别异性;便于隐蔽, 逃避或迷惑天敌;作为警告标志【3】。但是我和达尔文一样相信,也有许多鸟雀, 特别是雌雄外表差异很大的鸟雀,其雄性羽毛一开始就是为了表现美的,或者说一开始就引起同类美感。比如雄性孔雀、锦鸡和鸳鸯的羽毛。

            从上面模型看,孔雀的审美观和它们对葡萄之类的浆果的需求有关。孔雀和浆果之间的需求关系使得有相应美感功能的孔雀寻求浆果更有动力,从而被更多保留。后来雄性因变异带有浆果状羽毛也同样引起雌性的美感,于是在性选择中获胜,从而得到更多后代。

            我发现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雄性鸳鸯(见图7).

7 鸳鸯的尾部羽毛如同蚌伸出的肉身,反映鸳鸯对蚌的需求

 

无独有偶,雄性树鸭(wood duck, 有叫北美鸳鸯)和绿头鸭(参看图8)脑袋长得像螺蛳, 这正反映了它们历史上对螺蛳的需求。

8 脑袋呈螺蛳状的树鸭(wood duck)和绿头鸭

8  为什么文学艺术需要形象、意境、距离、典型、理想?

文学艺术需要形象或意境,最主要的原因美感需要形象或意境。美感之所以需要形象或意境是因为美感的意义是促使人在空间接近对象。我们可以在空间接近某个形象或意境,但是我们不能在空间接近一个概念,或某种好吃的性质。当然,文学艺术还揭露丑恶,表现崇高,而这些也需通过人的视觉听觉才能发生作用,也有接近或回避的问题,因而也需要形象或意境。

瑞士心理学家布劳提出:距离是一种美学原理,认为生理快感是无距离的快感,而美感是有距离的快感。这是指空间距离。他还提到艺术欣赏要在心理上保持和功用的距离。(2,276-278) 距离说确实说中了某种审美特殊性。但是为什么审美要有距离呢?没有关于美感必然性解释,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经验之谈。在笔者看来,审美之所以需要空间距离,是因为美感的意义是促使人在空间接近对象,没有距离就没有接近。审美之所以需要保持和功用的距离,那是因为美感来自视听直觉,审美时,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或想象满足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又因为生理满足的同时往往没有距离,会削弱美感,所以有距离或不满足往往能增强美感。这就是为什么距离说有相当的解释力。

文学艺术之所以需要典型,一是因为典型的形象能引起更强烈的感受;二是因为典型的才可能具有普遍意义,才可能被社会需求所选择。艺术之所以需要理想是因为,社会需求的往往是社会所缺少的,更加理想化的,而不是已有的。典型可以增强美感,但是它既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再典型的苍蝇也还是丑的。

许多民族都流传这样的民间故事:一群仙女下凡,来到深山湖泊边,脱光衣服下湖洗澡,让一个砍柴的穷小子看见了,他收藏了最年轻一位姑娘的衣服,后来得到了她。这个故事之所以所以美,形象和意境是重要的。其实不管穷小子得到还是得不到那位仙女,都不会影响形象和意境的美。假设有人想象自己下水和仙女一同洗澡,或者想象自己和仙女夫妻双双把家还,那原先的美感就几乎跑光了。这正是因为审美需要距离。故事里的意境和形象是社会迫切需求的,而不是已有的,或者说是和现实有距离的,因为只有如此,才会更美。这个故事里充满理想,意境和形象也很典型。说理想是因为穷小子通常娶不到姑娘,更不要说华贵的仙女了。下图就有类似意境。

9 电脑绘画《夕阳无限好》

 

9 为什么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往往不平衡?

人们常常谈到文学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像:社会苦难之际会出现文学艺术高峰,经济繁荣之日文学艺术却反而萎缩。为什么?当一个人伸手拿香烟时,他并不是根据手的当前位置或手已经移动的距离,而是根据香烟和手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手的运动的;当我们给一个温箱加热时,我们不是根据现有的温度,而是根据现有温度和理想温度之差来调节输入温箱热量的【1】。文学艺术调节社会存在的发展情况是同样的,它所反映的不是社会现状,而是理想与现状之差。只有这样肯定文学艺术的反映,才好说明它反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由此不难解释希求神力的古代产生了古代神话,社会动乱年代产生了陶、谢的山水田园诗,农民贫苦的年代出现了《牛郎织女》,中世纪黑暗统治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中国长期禁欲后出现了性文学热……

战争年代和工业污染、城市拥挤的今天自然美环境更有审美价值,道理同样。

可见,用基于上述模型的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其解释力一下子就增强了许多倍!

 

(更详细讨论见《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

参考文献

1[]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92

2】北大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的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5

3】达尔文著,谢蕴贞译,《物种起源》,科学出版社,1972年。

 



[1] 参看《光明网》文章《揭开毒品成瘾的秘密》,网址: http://www. gmdaily.com.cn/0_ds/1998/19980624/GB/204%5EDS404.htm